第425章 百年大计(5 / 6)
nbsp; 刘荣原本想:既然有自信参加二轮科举,那第二轮科举的通过率,总该达到八成以上了吧?
毕竟二轮科举的考题组成,刘荣老早就放出了口风;
没点墨水,没点自信的,压根儿就不回来参加。
但最终结果,却依旧让刘荣大跌眼镜。
——1378人。
第二轮科举六千多名考生参加,最终在百分制的考卷上,达到六十分及格线的,只有1378人。
这其中,还包括了几十上百号凭自己通过第一轮,故而在第二轮得到10分‘照顾分’的功侯子弟。
如果说,一轮科举的通过率,以及通过者在二轮的弃考率,都让刘荣即郁闷、又生气,同时也无可奈何的话;
这第二轮科举的通过率,却是实打实的让刘荣怀疑起人生。
不是!
不是哥们儿!
最难的一道算术,也不过是看起来相对复杂,实则仍旧考验加减乘除的数学应用题!
这,还考不过?
特么读书人含金量这么低的吗???
不信邪的刘荣,再次调来了上百张不及格试卷。
然后,刘荣就麻了。
——第二轮科举没有通过的近五千名考生,有至少九成以上,都是因为总分值高达四十分的算术板块,这些人几乎不得分。
好一点的,是选择填空全对拿了二十分,或是错了一道拿了十五分,后面的大题基本不得分;
差一点的更是全错,算术模块直接丢满四十分,其他版块随便丢个一两分就直接不及格。
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没能在那道理论分值达到二十,实际上有机会拿道二十五分的答题、应用题上,拿到哪怕一分。
第一问:关中一百亩地,长宽是多少?
他们不知道。
第二问,330石粟,180石麦,交了农税后剩多少?
他们答不上来。
甚至于,哪怕写上一句捧臭脚的‘幸太宗皇帝、孝景皇帝、陛下仁慈,使农税减半’这句话,就能得到的隐藏思政加分,他们也没得到。
这也就难怪他们无法及格了。
——一百分的试卷,上来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