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百年大计(3 / 6)

加入书签

nbsp;查明原因过后,刘荣便又是一阵无奈的长叹。

    ——退考的五千多名考生中,儒家士子占了三千以上!

    有自诩清高,觉得首轮科举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四百石的官职又配不上自己,故而傲娇弃考的;

    有被第一轮搞得汗流浃背,担心第二轮会考个位数,觉得自己没必要自取其辱的;

    当然,也有儒家内部经研究,最终决定:为了不让儒家,成为本次科举的出头鸟,而择优应考第二轮,适量内部淘汰掉的。

    这些都还在刘荣的预料之中,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最让刘荣暗自懊恼,并深感无力的,是除了以上原因外,无论儒家,还是其余法、墨、黄老等诸学派,都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

    ——觉得通过第一轮,就已经足够了。

    拿着‘科举第一轮通过’的履历,就足以回地方郡县,被地方官任命为官吏,或是给权贵做门客。

    那还考个屁?

    走了走了……

    这就让刘荣有些牙根痒痒,恨不能把这帮没出息的东西都绑回来,在东市外弹勾勾示众。

    瞧你这点出息!

    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只是气归气,终归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刘荣也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命运。

    一边用‘就算是给地方输送人才了’的说辞安慰自己,刘荣一边,也没忘暗下让人进行统计。

    ——就这些主动弃考,觉得通过第一轮足矣的窝囊废,有一个算一个,别想成为上的了台面的官儿!

    这是来自汉家最高统治者光明正大的政治压迫!

    但没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皇帝好不容易搞出来个科举,你居然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活该你政审永远过不了!

    再然后,自然就是二轮科举。

    按照刘荣原本的计划,第一轮科举,本应该最多淘汰不到一成的考生;

    近一万五千应考者,应该至少有一万三千人进入第二轮。

    结果最终,只有六千多人应考,朝堂自也乐得轻松,在长安附近设置了几个考场,完成了第二轮科举。

    相较于第一轮科举‘扫盲’的性质,这二轮科举,就多少有点选拔官员的意思和架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