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嗨,年关将近嘛(3 / 6)

加入书签

bsp;   宿卫皇宫的卫尉,怎能听命于除天子以外的第二个人?

    就算过去,卫尉也不止听天子一人的,而是和外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再怎么着,也不该让掌管禁中宿卫的卫尉,去听手握天下兵权的大司马调遣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卫尉,绝不能受制于大司马。

    准确的说,是在被纳入以大司马为首的独立军政体系之后,与大司马同属一套体系,且职务级别明确比大司马低、理应受到大司马掌控的前提下,仍旧要保证卫尉不被大司马所掣肘。

    这就让刘舍这个经验丰富的老丞相,也免不得一阵抓耳挠腮了。

    再有,就是卫将军被彻底罢设后,都城长安,以及东西两宫的防务。

    过去,汉家的军事级别,以此为:太尉-大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上将军等,以此类推;

    原则上,这是一条单向管理关系——太尉就是能管大将军和卫将军,车骑将军就是得听大将军的调遣,上将军也必须遵从车骑将军的调动。

    但按照刘荣的意思,一切却都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太尉改为大司马,仍旧是理论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但绝对不能让其插手都城一带的军务。

    而次一级的大将军,以及取代卫将军的卫尉——前者有‘非外戚不任大将军’的政治潜规则,本就不怎么受太尉钳制;

    后者又是毋庸置疑的禁军统领,更不可能对大司马马首是瞻。

    于是,问题出现了。

    ——大司马,作为汉家军方毋庸置疑的一把手,对于并列二把手的大将军、卫尉,均无有效管理、领导的权力!

    就好像汉家的军阵体系,在这级别出现了断档,上级根本管不了下级;

    又或者应该说,就好似是大司马、大将军、卫尉三者,也像朝中三公一样,搞了个平级三权分立。

    和朝中,以丞相为百官之首一样——大司马为军中诸将帅之首;

    但和丞相管天管地,却管不了同为三公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一样——大司马,也同样管不了看似比自己低一级,实际上却根本不受自己控制,完全可以算作和自己同级的大将军、卫尉。

    这块儿该怎么操作,刘舍也很头疼。

    在朝堂三公九卿的行政体系外,另外搞出来个独立的军政系统,舆论压力已经很大了;

    若再在这个军政体系中,搞出个效仿意味极浓的‘军三公’乃至于‘军九卿’,那刘舍别说把事儿给刘荣办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