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漠北驿路(3 / 4)

加入书签

封,再回漠南统帅三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驿路,而且还派人向漠北三汗发出邀请,将漠南漠北的驿路连通。

但这事并未完全干成。

衮布汗是压根就没见他的使者,只说是病了。

这也很容易理解。

蒙古贵族大多数讨厌刘承宗,不全是刘承宗的问题。

本来在这个时代,草原那颜们对可汗的好感与服从,就是随势力成正比,而随身份成反比的。

势力越大,越需要可汗来增加自己的权威,消除诸部对自己的威胁;而身份越高,则越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可汗。

所以刘承宗称汗,最支持他的是绰罗斯的巴图尔珲台吉。

这姓刘的再不正统、再邪性,难道还能邪得过他这绰罗斯?

他们可是正经的林中野人出身,就连成吉思汗赐名的卫拉特,都是‘亲近’的意思。

朋友再亲近,也不可能请进家里做主人。

而对非常有主人翁意识的衮布汗来说,接受册封、不搞对抗,听调不听宣,关起门来做自己,就已经是他对刘承宗这个非法大汗,最大的让步了。

现在可好,别说刘承宗了,刘承宗底下一个大狗腿子,都敢派人到漠北来指手画脚,教他该干什么。

这是衮布汗万万不能接受的。

素巴第汗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岭东一战出兵七千死伤过半,虽然带回大量战利物资与赏赐,仍然要平息贵族那颜们的怨言,忙着召开大会、举办丧礼进行善后。

他也根本顾不上修建驿路。

草原上压根就没路,漠南漠北之间横贯沙漠戈壁、山脉河滩,要他修出一条方便奔驰的路来,谈何容易?

只是在各部的冬季营地立了几个据点,便于书信传送。

对这事最有热情的,反而是一直对刘承宗敬而远之的车臣汗,硕垒。

其实车臣部观战的巴布台吉一回去,跟硕垒汗讲述岭东一战见闻、刘承宗诸般部署之后,硕垒觉得刘承宗这傻子汗挺好玩的。

真就武力统帅拉满,政治智力啥的,脑子是一点儿没有。

一场由刘承宗主导的战争,元帅、后金两国,加上漠北、科尔沁四方,干没了十几万人。

结果收益最大、损失最小的,反倒是没有参战的大明。

大明分明是刘承宗在天下最大的敌人,他在兴安岭筑了一座松漠府城,主动帮敌人把侧翼最大的破绽封上。

这举动,就差把‘我是傻瓜’贴脸上了。

这下子大明不是无敌了吗?

后金国鼎盛时期都没办法从正面击穿关宁防线,这会儿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更不可能强冲关宁了。

但凡八旗贵族们还清醒,也不会把国运压在松漠府上。

那大明不就能腾出手脚猛锤元帅府了吗?

搞得硕垒都想要给黄台吉上降表了,跟着拎不清的傻子汗混,没啥前途。

倒不如雪中送炭,顶替科尔沁在后金国的位置。

当然硕垒也没那么冲动。

就算真是个傻子,统帅数万大军纵横大漠,翻山越岭连战连捷,甚至搞出大迂回包抄的战场统治力,依然如同天神下凡。

他认为车臣汗国倒向哪边,仍旧需要观望。

硕垒只是给黄台吉去信一封,解释儿子巴布出现在刘承宗身边的缘由,同时送了一点礼物,尽好友的礼数。

直到巴布台吉回车臣汗国半个月后,硕垒带着儿子出去打猎,看着猎犬争抢收获,脑子突然划过一道闪电,有所明悟。

承宗这歹人在兴安岭筑松漠府,压根就没把大明当对手,只是当做抢劫服务的客户,护上食儿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硕垒汗,立即掐灭了脑子里投后金的想法。

这是个旧贵族人人自危的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