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请求(6 / 7)

加入书签

  居住分配看似清闲,实际上更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做行政管理。

    但凡有什么需要报备或者乘务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要交给这个部门。

    这是和列车上乘客接触最广泛的部门。

    算来算去最清闲的反而是医疗车厢,连专职医生都没有几个。

    目前算上林夏只有三人,一个不会做手术的中医,一个妇科方面的住院医(非主治),一个会看片的古法西医。

    但就连这仨货也不能取消。

    现在列车是没有大战,一旦有高强度对抗发生,医疗团队就是战士心里最后的退路。

    一个组,八个部门。

    这就是苏焕拒绝再次分组的缘故。

    这么分下来根本分不完。

    现在有四个组的乘务长挡在中间,他每天都有一堆行政工作。

    要是几十个部门同时让他负责,他什么都不用干了。

    每天批文件就够受的。

    战斗组五十人,干干净净,没有下属分工。

    科研组一百二十人,总共五个实验室,不用细数。

    制造组,整整八百三十人,是武装列车最大部门。

    只有一个子弹工坊相对独立一些,剩下的人分属很散,有点像是科研组的附属部门。

    大部分工作都是辅助科研组进行制造。

    因为技术含量低,人员多,吸收幸存者也多,这个部门最为鱼龙混杂。

    康复后的张强就是加入了这个部门。

    新一代同舟会发展的也是有声有色的。

    像是裁缝铺、老柳修车这些,职能过小,人数过少,所以算不上什么独立部门,全被归类到日常维护中。

    按照规矩,这些下属部门的管理岗位应该跟眼镜一样,提升到五级乘务。

    但像是李瀚这种,在车上没待几天,没做什么贡献,就因为恰巧空缺被推上去的,平白获得五级待遇,很容易让其他人滋生不满。

    虽然被列车长直接提拔的李瀚没人敢说什么。

    但其他大多数都是胡说等乘务长商量着提上去的,自是难以服众。

    所以这些管理岗位都是暂时的,一旦有人表现优秀,就会顶替原来的管理者。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