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框架设计(1 / 6)
“脱离铁轨?”
“嘶……”
众多专家面面相觑,这还不如谈谈量子悬浮的问题呢。
邓副总犹豫了片刻说道,“如果列车不走铁轨,那就只能加装履带了,但别说保持上百公里的时速,恐怕超过六十都难。”
“六十?”苏焕有些意外,不是太少,而是超出预期太多了,他甚至做好只有三十的准备了,“载重呢?能维持武装列车目前的重量吗?”
如果失去速度,那么重量就成了武装列车最后的护城河。
大水一冲,没有上万吨重量什么都白扯。
“重量没问题,目前武装列车重量在万吨出头,还平摊到五十五节车厢上了,只要我们将履带的接地面积做大一些,承重甚至可以轻松翻倍。”
邓副总抬了抬眼镜,认真的说道。
总算听到好消息了,苏焕也松了口气,然后将话语权交给徐主任。
由他跟制造基地对接具体目标。
这些专家刚松口气,听到徐主任介绍的那密密麻麻、异想天开的改装目标,又把那口气给吸回去了。
因为面对的不再是苏焕,几个专家也有勇气提出疑问了。
徐主任和马教授轮番解答。
小昭在后面打开了300英寸的拼接大屏,将武装列车一些细节图片投影在了上面。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面也逐渐被这种天马行空的改造所吸引。
一群平均年纪超过了五十岁的老头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可以在车厢外做一些机械臂嘛,就像是空间站上的那些,既能充当吊机,又能进行一些辅助作业。”
“要考虑进化兽和丧尸的因素,在那种恐怖的巨力面前,机械臂和一根树枝没什么区别。”
“那就做成可折迭的,平时收束在车身上,遇到一些情况还可以放下来扎入地面,稳固车身,我看现在列车有两层了,高度都超过六米了,要考虑平衡问题。”
“平衡问题好解决,既然都加装履带了,直接把车体整体加宽不就能解决平衡问题了?而且还能拓展车内空间。”
“那隧道限宽怎么办?”
“过了青川,基本就没有多少山了,限宽和限高都不用考虑。”
“再说了,有履带直接走公路呗,什么限宽,这么厚的装甲直接撞过去!”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