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长不大的孩子(4 / 6)
崛起,有一些较大牌的球员开始站出来和教练权威作对。
比如马克-阿奎尔,他在小牛时期几乎天天和迪克-莫塔争吵。
最终,阿奎尔承认莫塔是个好教练,他们再怎么吵也合作了多年时光。
那时候像甘国阳、魔术师约翰逊、乔丹等人,都有着不开心就让教练下课离开的能力。
只是他们都会选择和管理层、老板沟通,表达他们的不满,向上施加压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到90年代后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球员们开始有更强的自主权和自主意识。
随着魔术队战绩糟糕,队内氛围越来越差劲,魔术球员们自己关起门来开了个会。
就在全明星赛结束后几天,魔术客场输给了森林狼,赛后13名魔术队球员在哈达威的酒店套房里召开会议,逐一发表了对希尔的看法。
他们充分发扬民主精神,通过议会的程序进行了正式投票,12票赞成1票反对的情况下,一致决定主教练必须下课。
其中,唯一投出反对票的是老将霍瑞斯-格兰特,因为在格兰特看来,就算主教练希尔执教糟糕,球员们也不该用这样的方造教练的反,应该等到休赛期,管理层去决定教练的去留。
但剩下的球员都以安芬尼-哈达威为首,哈达威历数了希尔的三大罪:
1、未能阻止奥尼尔离开魔术。
2、没能构建一套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攻体系。
3、他让我安芬尼-哈达威这个超级巨星不开心。
这三大罪状说实话有些匪夷所思。
奥尼尔的离开根本不是希尔能决定的,是管理层和整个城市球迷的愚蠢和失误导致。
况且人各有志,奥尼尔如果铁了心要走,没有人可以拦得住,要拦你作为奥尼尔的好搭档应该第一个拦。
第二点也很可笑,在1997年的联盟环境下,想要有想象力的进攻体系几乎不可能。
整个联盟趋向于防守和对抗的风格,注定了想象力只有很微弱的生存空间,防守才是根本。
至于第三点,更显示了哈达威的无理闹三分,这种事怎么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呢?
更何况,在前两点如此无力的情况下,第三点几乎成为了唯一原因:就是希尔让我不爽了。
这样直白上不得台面的话,哈达威不仅说了,在会议结束后他就给管理层经理约翰-加布里埃尔打电话,通知他这个会议和结果。
此时,魔术管理层展现了他们的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