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圣物归墟·天地同葬(2 / 6)

加入书签

,“这是她让金丝猴送来的‘引魂玉’,说归墟需要用密宗法器引路。”

陆惊鸿接过翡翠时,罗盘突然“咔”地裂了道缝。他心里一紧——这杨公盘是师父传给他的,盘面的二十八宿铜镜是用明代古镜熔炼的,当年在纽约自由女神像布置七灯续命局时都没裂过。

“别是凶兆吧。”他摸了摸罗盘的裂缝,忽然笑了声,“上次司徒笑用逆推葬经搞出次贷危机,他那面祖传的罗盘直接炸成了铜渣——你说我这盘会不会步他后尘?”

格桑梅朵白了他一眼,把念珠绕到手腕上:“司徒笑是为了赚黑心钱,你是为了镇地脉,能一样?”她忽然顿了顿,指尖点了点陆惊鸿怀里的杨公盘,“不过你这盘确实该擦擦了,上次在罗布泊沾的盐碱还没清干净,当心影响星象定位。”

陆惊鸿刚要反驳,脚下的青石板突然晃了晃。不是轻微的震动,是像被人从底下猛踹了一脚——他连忙拽着格桑梅朵往后退,就见刚才站的地方裂开道缝,黑黢黢的缝里冒出股腥气,像是陈年的血混着泥土的味道。

“来了。”格桑梅朵的声音沉下来,她从背包里抽出把藏刀,刀鞘上的松石在雾里闪着光,“沐云裳说,归墟开启时会有阴兵过路——是当年她先祖摆渡的那些阴兵,要来看最后一眼圣物。”

陆惊鸿果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不是一个两个,是密密麻麻的,踩在落叶上沙沙作响。他顺着声音望去,看见云雾里走出排模糊的影子,穿着破烂的铠甲,手里的长矛上还挂着锈蚀的红缨——是明代的军卒装束,和沐王府祠堂里挂的沐英画像上的兵卒一模一样。

“别盯着他们的脸看。”陆惊鸿低声提醒,他想起师父说过的“阴兵忌”——阴兵过路时不能对视,否则会被勾走魂魄,“把引魂玉举起来。”

格桑梅朵举起翡翠,翠绿的玉料在雾里亮得像盏灯。那些阴兵似乎被玉光吸引,脚步慢了些,队形也整齐了些。陆惊鸿趁机从杨公盘里取出伏藏铁蝎,这圣物此刻烫得像块烙铁,鳞片间的暗红液珠已经汇成了小溪,顺着他的指缝往下滴。

“茶神庙在那边。”他指了指茶山深处的一座红墙建筑,那是勐库茶山唯一的寺庙,屋顶的铜瓦在雾里泛着青绿色,“沐云裳说地宫入口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底下。”

两人往茶神庙走时,阴兵们就跟在身后。不近不远,总隔着三丈远的距离,脚步声始终没停过。陆惊鸿能闻到他们身上的硝烟味——不是现代火药的味道,是明代火铳的硝石味,混杂着茶油的香气,倒不算难闻。

“你说这些阴兵当年是怎么死的?”格桑梅朵忽然问,她侧耳听着身后的脚步声,“沐云裳说她先祖当年带他们去打缅甸,回来时就剩一半人了。”

陆惊鸿想起齐海生给过他本《滇西战事考》,里面提过沐英后裔征缅甸时,在勐库茶山遇到过大疫,死了不少兵卒,后来就埋在了茶山底下。他还想起沐王府的秘术——用勐库大叶种茶摆渡阴兵,其实就是用茶香安抚亡魂,让他们别在地脉里作乱。

“说不定是想家了。”他望着前面的茶神庙,红墙越来越清晰,“听说当年这些兵卒多是江淮人,跟着沐英来云南,再也没回去过。”

格桑梅朵没说话,只是把引魂玉举得更高了些。玉光在雾里拉出道绿线,像根带子,一头连着他们,一头系向茶神庙。陆惊鸿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熟悉——去年在可可西里,宁玛派的喇嘛用酥油灯引路时,也是这样的光带。

到茶神庙门口时,陆惊鸿停住了脚。庙门是虚掩的,朱红的门板上有几个窟窿,像是被枪打穿的——他认出那是老式步枪的弹孔,不是现代武器的痕迹。

“沐云裳说二十年前这里打过仗。”格桑梅朵推开门,门轴“吱呀”响得像哭,“缅甸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