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长夜未央,和州暗流(1 / 5)
夜,还很长。
更漏在慕容昭临时下榻的驿站客房里,滴答作响,如同和州此刻的脉搏,沉闷而压抑。窗外,月色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偶有稀疏的星光挣扎着透出,却照不亮这座江南名城深不见底的黑暗。和州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慕容昭,这位年方三十有五,便以铁腕、峻法、不畏权贵闻名于朝野的按察使,此刻正临窗而立。他身着一袭玄色常服,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这沉沉夜幕,直抵人心最隐秘的角落。桌上,摊开着几份卷宗,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更添了几分孤绝与肃杀。
“大人,夜深了,该歇息了。”贴身护卫兼文书的秦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提醒。秦风跟随慕容昭多年,深知这位大人的脾性,一旦沉浸于案情,便常常彻夜不眠。
慕容昭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抬手,示意他将新送进来的密报递上。密报是用特殊药水写就,需以火烘烤方能显现。秦风熟练地取来火盆,小心翼翼地将密报在火上烘烤。
很快,一行行蝇头小楷显露出来,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急迫。内容是关于和州知府魏坤的一些近期活动。魏坤,和州的土皇帝,在任已逾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州府县各级,与当地士绅豪强盘根错节,早已将和州经营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此次慕容昭奉旨巡查江南吏治,矛头直指和州,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
“魏坤昨日宴请了通判、同知等六位州府主要官员,席间密谈甚久。今日一早,他又单独召见了漕运司提举王显。”秦风一边看着显现的字迹,一边低声复述。
慕容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本使这柄‘尚方宝剑’,还是让某些人坐不住了。宴请官员,是想统一口径,抱团取暖;召见王显,十有八九是想在漕运上做文章,或者销毁什么证据吧。”
秦风忧心忡忡道:“大人,魏坤经营和州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上至藩臬二司,下至里正甲首,都有他的人。我们初来乍到,人手不足,行事需万分谨慎。”
“谨慎是必要的,但绝非畏缩不前。”慕容昭转过身,目光坚定,“皇上派我来,不是让我来和稀泥的。和州吏治腐败,民怨沸腾,早已是沉疴痼疾,非下猛药不能治。这层层伪装,无论有多厚,本使都必须将它撕破!”
他走到桌前,拿起一份卷宗,正是之前收到的匿名举报信,信中痛陈和州赋税苛重,官吏横征暴敛,尤其是盐铁专卖,弊端丛生,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而魏坤便是这一切的总后台。但信中除了控诉,具体的人和事却语焉不详,显然举报人有所顾忌,或是掌握的信息有限。
“秦风,明日一早,你亲自去一趟州衙,调取近三年来和州的赋税账簿、盐铁专卖的出入库记录,还有各县上报的灾情、赈济款项明细。”慕容昭沉声道。
秦风闻言,眉头紧锁:“大人,魏坤早有防备,这些公开的账簿恐怕早已被他做了手脚,未必能查出什么端倪。而且,直接索要,恐怕会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慕容昭眼中精光一闪,“本使就是要让他知道,我来了,而且目标明确。他越是惊慌,就越容易露出破绽。至于账簿,做过手脚的账簿,本身就是证据。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中的破绽,顺藤摸瓜。”
顿了顿,慕容昭补充道:“另外,你秘密安排几个人,分别去城郊的几个村落,还有码头、市集,暗中查访,听听百姓的声音,尤其是关于赋税、徭役、盐价这些方面的。记住,务必隐蔽,不要暴露身份。”
“是,属下明白。”秦风领命,心中对慕容昭的果决与深谋暗自钦佩,同时也更加感到肩上责任之重。
夜色更深了。慕容昭依旧在灯下翻阅着有限的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