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2 / 5)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老支书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走了进来。“秦书记,趁热喝点吧。”
秦枫接过碗,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疲惫。“王叔,谢谢您。”
老支书在他对面坐下,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秦书记,你别怪那些年轻人。他们不是懒,是怕了。这些年,村里也试过搞些新项目,种果树,养牛羊,最后都因为缺水、缺技术,亏得一塌糊涂。他们是被伤怕了。”
秦枫点了点头:“我明白。所以,我们更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唉,”老支书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光靠我们几个人挑水,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这漫山遍野的,得挑到猴年马月去?”
秦枫放下碗,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王叔,你说得对。挑水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必须想办法引水。”
“引水?谈何容易啊。”老支书苦笑一声,“咱们村地势高,附近又没有大河。以前也想过修水渠,可是没钱没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钱和人,我们可以想办法。”秦枫的目光投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水渠必须修。这是我们‘展望’计划的生命线。”
**第二章水渠与人心**
修水渠的提议,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修水渠?秦书记,你没开玩笑吧?那得多少钱?多少人力?”
“咱们村底子薄,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万一修到一半,钱没了,人也散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秦枫早有预料,他拿出连夜绘制的简易图纸和初步预算。
“乡亲们,大家静一静。我知道修水渠难度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我们不修水渠,‘展望’计划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水,别说种草,就是种庄稼也难有收成。”
他指着图纸:“我们初步勘测过,从山那边的红旗水库引水过来,距离大约五公里。修一条简易的土渠,虽然工程量不小,但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尽量节省成本。至于资金,我已经向乡里县里打了报告,争取项目支持。另外,我也会想办法联系一些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
“自己动手?那得多少人干多少天啊?”有人质疑。
“人多力量大。”秦枫环视众人,“只要我们全村人一条心,哪怕每天挖一米,也总有挖通的那一天!”
老支书站起身,用力敲了敲桌子:“我支持秦书记!修水渠,不光是为了‘展望’计划,更是为了咱们村子孙后代!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就跟着老一辈人修过梯田,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苦多了,不也一样干成了?现在有秦书记给咱们指路子,咱们还有啥好犹豫的?”
有了老支书的支持,一部分村民开始动摇。但更多的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我还是觉得不靠谱。”
“是啊,万一钱批不下来怎么办?”
秦枫知道,空口白话难以服众。他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第二天一早,秦枫带着村两委的干部和几个党员,扛着锄头铁锹,来到了计划中水渠的起点。没有鞭炮,没有仪式,他们默默地挖下了第一锹土。
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子。村民们站在村口,远远地望着那几个在山坡上忙碌的身影,议论纷纷。
“看来秦书记是来真的了。”
“就凭他们几个人,能挖出啥名堂?”
“唉,年轻人就是冲动。”
秦枫和同伴们没有理会那些议论。他们埋头苦干,挥汗如雨。太阳升起又落下,山坡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土沟。虽然进展缓慢,但那是希望的印记。
第三天,王老五带着两个年轻小伙子,扛着工具加入了进来。“秦书记,俺们想通了,与其在家等死,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