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新城改造计划(1 / 2)

加入书签

赵渀也恍然大悟,同样笑着看向舆图。

“还能让胡宗宪以为他奇谋得逞,放松警惕,甚至可能催促正面战场猛攻,更添其伤亡。”

战略既定,命令立即送往延桉府。

三日后,延桉府,招地县城。

暴雨依旧倾盆,但城内的气氛却是一种压抑的忙碌。黑袍军延桉守备团长阎地,一位以沉稳著称的将领,接到了阎赴的密令。

他虽对放弃起家之地心有不舍,但深知战略大局,毫不犹豫地执行。

城内,并未出现恐慌性逃离。

在基层官吏和军官的组织下,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打包好的细软和口粮,秩序井然地通过南门,向更安全的后方从县转移。

黑袍军士兵和民兵们则默默地将库房中尚未运走的粮袋、成捆的箭矢、一箱箱火药、以及拆卸下来的守城器械部件,装上一辆辆覆盖着油布的大车。

车辙在泥泞的街道上压出深深的痕迹,汇成一道道溪流,消失在雨幕中。

整个撤离过程紧张而有序。

不过三日,一座原本就破败至极的的县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一些无法带走的笨重杂物和空荡荡的屋舍。

又两日后,戚继光率领的两万明军新军,历经艰苦跋涉,终于抵达招地县城下。

大军盔甲鲜明,士气高昂,虽是冒雨行军,但军容严整,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明军的素质。

戚继光麾下参将前锋将领钱武勒住战马,望着前方雨幕中寂静无声、城门大开的招地县城,心中升起一丝疑虑。

黑袍军素以善战著称,如今两军大规模交战已经开始,竟如此不设防的大开城门?

“斥候队!上前探查!小心埋伏!”

钱武谨慎下令。

一队精锐夜不收小心翼翼潜入城中,半晌后回报。

“将军,城内......几乎是座空城!百姓都已撤离,府库空空如也,只有少数老弱残留。未曾发现伏兵迹象,据残留百姓说,黑袍军三四日前就已携粮草军械撤离了。”

钱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

“哼!什么黑袍精锐,不过是群无胆鼠辈,闻我大军到来,便望风而逃,什么民心根基,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他转身对副将开口。

“传令下去,大军入驻招地县,抢占四门,加强警戒,即刻向戚将军和胡督宪报捷,就说我军兵不血刃,光复招地县。”

他心中盘算着,虽然没缴获到预期中的大量粮草,但占领此象征意义重大的县城,也是大功一件,正好让疲惫的军队入城避雨休整。

两万明军浩浩荡荡开进招地县,占据了城防。

大明新军将士们兴高采烈,以为立下大功,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毕竟他们是大明和黑袍军厮杀以来,唯一的胜绩!

彼时,远处的山峦中,阎地正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与此同时,河南府黑袍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将外面暴雨的喧嚣稍稍隔绝。

阎赴并未坐在主位,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一张巨大的杉木长案前。

案上并非军事舆图,而是堆叠如山的账册、清单和各地送来的物资简报。

张居正坐在他对面,手边也堆着不少文书,几名身着黑袍、负责钱粮军械的文书官垂手肃立在两侧,随时准备应答查询。

气氛严肃,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阎赴偶尔的低沉询问。

阎赴的手指划过一本墨迹未干的《河南府武库甲字叁佰贰拾肆号清册》,目光如炬,逐行扫过。

“箭矢......弓弩司上月新制练习箭五万支,三棱破甲箭头战斗箭两万七千支,火箭八千支......消耗......前线昨日申时呈报,阵损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