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平衡之桥与无尽的远方(1 / 4)
橡果镇外的迷雾沼泽,最近多了一座奇怪的桥。
桥身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而是用平衡之树的气根、光明草的藤蔓和暗影藤的卷须编织而成,远远望去,像一条三色交织的彩带,横跨在沼泽两端。最神奇的是桥面上的符文——不是刻上去的,是沼泽里的发光苔藓自然长成的,每当有人走过,符文就会亮起,驱散周围的迷雾,露出底下清澈的水洼,水洼里游着半金半紫的鱼,是光明鱼与黑暗鱼的后代。
这座桥是艾琳娜和小托姆带着镇民们一起建的。半个月前,沼泽对岸的“迷雾村”派人来求助,说他们村的“共生泉”突然干涸了,泉眼被一团灰色的淤泥堵住,村民们既不敢用光明魔法强行疏通,又怕黑暗能量会污染土地,只能来橡果镇求援。
“那不是普通的淤泥。”艾琳娜蹲在共生泉边,指尖的混沌之力探入淤泥,立刻感觉到一股熟悉的虚无之力——和之前在平衡之泉影像里看到的一样,只是微弱得多,“是两种力量僵持太久,产生的‘平衡死角’。”
小托姆翻开日志,指着其中一页:“曾祖父写过,‘光明太盛则生燥,黑暗过郁则生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包平衡之树的花粉,撒在泉眼周围,花粉落下的地方,灰色淤泥竟开始冒泡,渐渐化作透明的水,渗入泥土。
迷雾村的村民们又惊又喜。村长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他颤巍巍地指着沼泽:“以前我们总觉得,沼泽是天堑,隔开了我们和橡果镇。可现在才知道,是我们自己心里的墙,比沼泽还难跨。”
于是,建桥的想法应运而生。橡果镇的人带来平衡之树的气根,说它韧性最强;迷雾村的人采集发光苔藓,说它能指引方向;孩子们则在两岸跑来跑去,把光明草和暗影藤的种子撒进泥里,说要让桥自己“长”得更结实。
桥建成那天,两岸的村民聚在桥头,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仪式。艾琳娜和迷雾村的草药师一起,将共生石的碎片埋在桥的两端,石头入土的瞬间,整座桥突然亮起柔和的光,气根、藤蔓、卷须交织得更紧密了,水面上的鱼群跳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彩虹。
“就叫‘无界桥’吧。”莉莉举着她的小风车,风车叶片一半是金的,一半是紫的,“意思是没有界限,大家想走就走。”
桥通车后,两岸的往来变得频繁起来。橡果镇的面包师带着“三代面包”去迷雾村赶集,回来时背篓里装满了沼泽特产的“暗影菇干”;迷雾村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来橡果镇的平衡学院上课,说这里的老师会教“光明和黑暗怎么拉手”;甚至连沼泽里的遗忘之兽,都学会了沿着桥边的藤蔓散步,偶尔还会停下来,接受孩子们递来的平衡草。
变化最大的是迷雾村的共生泉。在艾琳娜的建议下,村民们在泉边种上了平衡之树的幼苗,又引来橡果镇的平衡泉水,泉眼不仅恢复了活力,还长出了一种新的水草——叶子一面是金色,能吸收过剩的光明能量,一面是紫色,能中和过盛的黑暗能量,村民们叫它“调和草”。
“以前总觉得,我们村的黑暗能量多,你们镇的光明能量盛,凑在一起准出事。”迷雾村的草药师一边给调和草浇水,一边笑着说,“现在才明白,就像这水草,缺了哪一面都长不好。”
这天,小托姆在桥边的日志本上(他特意在这里放了个本子,记录过桥人的故事)看到一条新留言,是个陌生的笔迹:“从西部荒原来,要去东部城邦。路过此地,见两村人共饮一泉水,共走一座桥,突然明白,平衡不是地图上的国界,是心里的路。”
他正看得入神,艾琳娜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来自极北冰原的信。信是冰原平衡站的人写的,说那里的“冰火泉”最近出现了异常,冰与火的能量不再循环,反而各自往两端退缩,导致泉眼周围一半结冰,一半发烫,连最耐寒的冰原狼和最耐热的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