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经世之才(2 / 3)
父斧正。”
“哦?”
道衍来了兴趣。
能被自己这个眼光颇高的弟子称赞,想来这篇文章定有其过人之处。
他接过稿纸,仔细阅读起来。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普通,名为《论商税之利弊》。
但文章的内容,却让道衍的眼神越来越亮。
作者开篇便旗帜鲜明地反对朝廷“重农抑商”
的国策,认为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
他引经据典,从管仲变法到汉武帝的盐铁专营,论证了商业繁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结合当下大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诸多极具操作性的建议。
比如,他建议朝廷开放海禁,大力展海外贸易,设立专门的“市舶司”
来管理和征税;
他还建议朝廷应该为商人正名,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甚至可以像汉代一样,允许商人用钱来捐官,只不过捐的只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以此来激商人们为国效力的热情。
通篇文章,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开阔眼界和务实精神,让道衍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
好文章!”
道衍一连说了两个好字,脸上满是欣赏之意,“此人之才,不在当朝任何一位尚书之下!
宗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宗泐连忙回道:“师父,此文署名——庐陵,何嵘。”
“庐陵何嵘……”
道衍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一闪,“庐陵……那可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好,好一个何嵘!
此等大才,绝不能错过!”
他立刻站起身,将这篇文章郑重地收好。
“走,随为师去见殿下。
殿下求贤若渴,定会欣喜万分!”
……
菱洲,朱旺的住所。
朱旺正躺在吊床上,享受着午后的悠闲时光。
解缙和杨荣两个小家伙,则坐在不远处的小马扎上,一人手里拿着一本朱旺“翻译”
过来的《几何原本》,看得如痴如醉。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已经彻底沉迷在了这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奇妙世界里。
那些严谨的公理,精妙的推导,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逻辑之美。
就在这时,道衍带着宗泐匆匆走了进来。
“殿下。”
道衍行了一礼,脸上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
朱旺从吊床上一跃而下,笑着问道:“大师何事如此高兴?莫不是报社那边有什么趣闻?”
“殿下,何止是趣闻,小僧是为殿下寻来了一位经世之才!”
道衍将何嵘的那篇文章递了过去,“殿下请看!
此人之见识,堪为国之栋梁!”
朱旺接过文章,快地浏览了一遍,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
“不错,不错!
这个何嵘,果然是个人才!
不仅有眼光,还有胆识,这篇文章若是让那些腐儒看到,怕不是要被骂成‘唯利是图之小人’。”
他将文章递给一旁的解缙和杨荣,“你们两个也看看,学习一下,什么叫‘经世致用’之学。
读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那些之乎者也,而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两个小家伙连忙接过,恭敬地阅读起来。
朱旺则看向道衍,问道:“大师,此人现在何处?”
“回殿下,小僧已派人去信中所留的地址查探。
若无意外,此人应该还在应天城内,暂居于一家小客栈中。”
“好!”
朱旺一拍手,“立刻派人,不,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