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征讨安南(1 / 4)

加入书签

姜维的语气十分的气愤,但在气愤之余又带着一些担忧。

因为安南所产粮食如今正在支应着一部分朝廷北伐所需,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依然如此。

孟虎杀了孟虬固然不符合儒家文化的教养,但相比较于这件事。

大军后勤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现在孟虎为了寻求吴国的帮助,竟然直接断了大汉的粮食供应,转而投到了吴国的怀里。

往小了说是影响北伐,往大了说直接就影响到大汉一统天下的进度。

这让姜维如何能忍得住。

而且这个时候出兵名正言顺。

安南本就大汉藩属,属于大汉内政,大汉完全有理由出兵讨伐。

更别说那片土地的粮食产量那么高,不攥在自己手里如何放心?

刘谌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就明白了姜维的意思。

不过姜维显然低估了刘谌对那片土地的心思。

当初得知孟虬阴差阳错的打到安南的时候,刘谌就对那片土地起了心思。

但那时候的刘谌自顾尚且艰难,哪里有余力去往南边开疆拓土。

而且孟虬是个老实人,刘谌便把这件事托付给孟虬。

孟虬也果然没让刘谌失望,开疆立国之后,还跑回来请求自己的册封。

君投我以木桃,我报君以琼瑶。

刘谌便安心的把安南交给孟虬打理。

但打理归打理,刘谌可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那块地方。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更何况是一国之主。

人当久了上位者,是很容易滋生出野心的。

孟虬能老老实实的听自己的话,他儿子就未必可以。

就算他儿子可以,他孙子恐怕就不行。

所以刘谌早早的就留好了后手,就是那些被自己派到安南的官员和工匠之类的。

刘谌让他们教安南人中原的文化和技巧。

刘谌甚至还想过让安南的人来大汉参加科举,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

以此让安南人从根源上认同大汉。

等到孟虬和自己都死了,后辈人没有什么交情的时候,再找个机会把安南收到自己手里。

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几十年,也可能会是上百年,但目标是不会变的。

谁知道才过去了十来年的时间,就生了这样的事。

刘谌说不气愤是假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更何况还是帮过自己好几次的孟虬。

而且这次所牵动的,也绝不止姜维说的这些东西。

谁都知道大汉和吴国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但大汉和吴国之间的盟约,让刘谌没法率先动手。

因为当初自己就是靠着一手盟约,硬生生的从吴国嘴里掏出一些好处来。

也让很多没有经历过夷陵之战影响的人觉得大汉和吴国之间是真正的盟友。

曹魏是死仇,汉吴是盟友的观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而刘谌向来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

对待孙休是这样,对待孙皓也是这样。

因此也让大汉的风气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无论干什么都要找个合适的理由。

这叫师出有名。

若是自己突然单方面撕毁盟约,对吴国动手。

那岂不是在砸自己的招牌?也是在砸大汉的招牌!

所以在刘谌原本的计划里,等到对洛阳的攻势进展顺利之后。

他就会掏出当初孙酦悄悄写给邓审的那道密旨。

然后以叔侄名义兵夺取荆州。

虽然理由不够充分,但面子上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自己也不用受人诟病。

但现在不用了,只要这件事情坐实,那就是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