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告祭长陵(1 / 4)
祭祀祖宗是件大事,尤其是皇家祭祀。
更别说这是时隔五十余年,大汉列祖列宗,再享汉室香火。
所有人都十分重视。
由于曹魏行的是禅代之事。
所以前朝的宗庙社稷依然享有香火供奉。
就连日常的维护也不缺人。
但因为刘备这个汉帝是在成都登基。
而曹魏又不承认其政权的原因。
导致成都的宗庙里供奉有大汉的列祖列宗。
可长安的宗庙里却没有刘备和后来的刘禅的牌位。
而成都这边,同样也没有给刘备上庙号。
原因却和曹魏方面大有不同。
依照汉朝礼制,非功绩卓着者,不能上庙号。
所以两汉二十四帝,仅有七帝配享庙号。
刘备承继汉统,自然要恪守这个准则。
区区益州汉中二地,哪里配得上庙号。
所以直到原本历史上的蜀汉灭亡,都没有给他上庙号。
但刘谌却不这么觉得,若是没有刘备在益州打下一片江山。
这会儿的大汉早就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岂不知北方百姓,早就已经忘了大汉是什么样子。
哪里还会有自己的出现,又何谈兴复汉室?
所以刘备对大汉是有存续大功的。
这功劳虽然比不上世祖光武帝再造大汉,但其中的意义也是非凡。
一个庙号,这位昭烈皇帝是当得上的。
刘谌给自己祖父定的庙号是“烈祖”
。
以彰显其延续汉祚,复兴汉室之功。
原本这件事是需要跟成都的重臣商量的。
但时间上多少有点来不及。
而在长安的姜维和张绍等一干重臣又唯刘谌马是瞻。
这件事就这么顺利的定了下来。
至于刘禅,所有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
于是刘备和刘禅的牌位就这么被送进了宗庙里。
大汉也在原本七位拥有庙号的皇帝基础上,多了一个烈祖皇帝刘备。
冬月初九,宜祭祀。
众人先是祭拜了宗庙,然后出长安,过渭水,来到太祖刘邦的长陵前。
行祭祀之礼。
“兴汉十年冬月初九。”
“孝玄孙谌。”
“谨以太牢之礼,治祭于太祖高皇帝陵前。”
“并祭世祖光武帝、烈祖昭烈帝于长陵。”
“伏惟三祖在上,神灵昭昭。”
“昔高皇帝斩白蛇而起。”
“灭暴秦,破强楚,定长安以成帝业。”
“垂统四百载。”
“光武帝起于南阳,扫王莽之乱,复汉室之祀。”
“定都洛阳,再造中兴。”
“祖宗之德,如日月昭天,江河行地。”
“庇佑蒸民,光耀千古!”
长陵前,张绍侧身而立,双手略带颤抖的捧着祭文宣读。
刘谌肃手而立。
姜维站在刘谌身旁稍微后半步的位置。
其余跟随刘谌来到长安的官员,则在身后分文武两行,按照官职由高到低排开。
“祖昭烈帝,中山靖王之后。”
“虽起于微末,未尝忘祖宗之业,尝怀匡扶之志。”
“值汉室倾颓,董卓擅权。
诸侯割据,神器蒙尘。”
昭烈帝不忍汉祚倾颓,百姓涂炭。”
“奋而起之,兴兵讨贼。”
“赖祖宗之灵,贤臣之力。”
“于益州复立,再延汉祚。”
“然天不假年,昭烈帝骤然崩逝。”
“嗣皇帝禅于临危继统,不坠复汉之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