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渔家妹海月(1 / 2)
渔港的晨雾还没散尽,码头上就炸了锅。
但见“辽渔一号”
的桅杆顶上,竟坐着个穿红袄蓝裤的大姑娘,两条长辫子垂到腰际,正拿着个海螺号吹得呜哩哇啦响。
“哪来的野丫头!”
郑队长抡起竹竿要捅,被曹大林按住。
那姑娘却像海猫子似的,抓着缆绳哧溜滑下来,胶鞋稳稳踩在湿漉漉的甲板上。
“俺叫海月!”
她眼睛亮得像淬火的星星,“听说你们船逮着玳瑁了?让俺瞧瞧稀罕!”
说着就往舱里钻,辫梢扫过曹大林的脸,带着股海藻的清腥气。
海爷忙拦着:“丫头片子别瞎闹!
船上有规矩,女人不能”
话没说完,海月已经拎出个铁桶,里头正是曹大林救玳瑁时割下的破渔网:“就这?俺当是多大事呢!”
原来她是邻村老海爷的孙女,爹娘早逝,跟爷爷跑船长大。
听说曹大林的事迹,非要来比个高低。
“敢不敢赛船?”
她指着港外浮标,“绕三圈,输家请全港吃烩鱼!”
刘二愣子们起哄架秧子,曹大林却蹲着补网:“没空。”
海月竟抢过网梭,手指翻飞间破洞转眼补好,针脚比老船员还密:“怕了?山里猎王就这点胆色?”
比赛终究是赛了。
海月驾的是条小舢板,却像黏在浪尖上似的灵巧。
曹大林的大船吃水深,转舵时总慢半拍。
眼看要输,曹大林突然吹响鹿哨——奇妙的声波惊起群海鸟,鸟群扑棱棱撞向海月船头。
趁她手忙脚乱赶鸟,曹大林猛打舵轮借浪冲刺,船尾甩出道漂亮的白弧。
两岸看热闹的渔民都喝彩:“好一个借风使舵!”
海月输了也不恼,反而跳上大船掏酒葫芦:“愿赌服输!
请你们喝红高粱!”
烈酒入喉如火线,曹大林面不改色,海月却呛得直咳嗽。
她突然指着他腰间:“那刀不错,换不换?”
说的是曹大林祖传的猎刀。
“不换。”
曹大林按紧刀柄。
海月却变戏法似的摸出把匕,鞘上嵌着玳瑁鳞:“用这个换!
俺爷说能辟邪!”
两人刀尖对刀尖比划起来,金铁交鸣声惊飞满滩海鸥。
真正让曹大林刮目相看的,是次日捕鱼时。
雷达突故障,海月却趴在船帮听水声:“往东半里!
有鲳鱼阵!”
循着她指的方向下网,果然捞上满网银鲳。
“咋知道的?”
曹大林忍不住问。
海月得意地甩甩辫子:“鱼群游动像唱歌,调门不同鱼种就不同!”
她忽然压低声音,“你救那玳瑁俺小时候也救过只小的,后来每回遇险,总有海流帮俺。”
黄昏时两条船并舷返航。
海月突然唱起渔歌:“月牙弯弯照海沟哟,鱼群闪闪浪里游——”
调子野得像海风,词儿却满是孤寂。
曹大林不自觉接上山歌调:“日头落山雀归巢哟,猎户收弓炊烟飘——”
山海音律在晚霞里交融,惊得群鱼跃出水面。
海月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说:“俺知道个秘密渔场,敢不敢夜里去?”
那地方叫鬼牙礁,暗礁如犬牙交错,老渔民都不敢近前。
月光下鬼牙礁森然兀立。
海月却如履平地,站在船头念起《更路簿》:“‘白泡沫西三竿,黑礁石北五丈’就是这儿!”
网刚撒下就沉得坠手,起网时满眼都是金灿灿的大黄鱼。
“这是玳瑁的老巢!”
海月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