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红榔头市(1 / 5)

加入书签

六月的长白山,晨雾像流动的牛奶,在针阔混交林间缓缓流淌。

曹大林蹲在草北屯口的歪脖子柳树下,用猎刀削着一根青冈木。

刀锋与木料摩擦出"

嚓嚓"

的声响,木屑簌簌落下,在晨光中像飞舞的金粉。

"

哥,再削尖点。

"

曹晓云蹲在一旁,小手托着下巴。

小丫头今天扎了两条羊角辫,系着赵春桃给的红头绳,在晨风中一荡一荡的。

曹大林手腕一抖,刀尖在木棍顶端旋出个完美的锥形。

这是索拨棍的尖头,采参时用来拨开草丛又不伤参须。

他举起木棍对着朝阳看了看,纹路笔直如箭,是上好的"

铁青冈"

"

大林,麻绳煮好了。

"

赵春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姑娘今天穿了件靛蓝土布褂子,腰间系着红布条,两根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胸前。

她手里拎着一捆刚出锅的麻绳,冒着腾腾热气,散着浓重的松脂味。

曹大林接过麻绳,指尖试了试韧劲。

这是采参用的"

快当绳"

,用松脂煮过能防虫防腐。

他熟练地将绳子分成四股,开始编织"

锁宝绳"

——采到人参后用来捆扎的红绳。

"

红榔头市到了。

"

刘二愣子扛着杆老套筒大步走来,枪管上挂着两只肥硕的野兔,"

今早打的,给大伙儿添个彩头。

"

曹大林抬头看了看天色。

东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山林间的雾气开始由乳白转为淡金。

六月的红榔头市是采参的黄金季节,这时候的人参浆果鲜红如血,在绿叶间格外显眼,山里人管这叫"

亮红顶子"

"

家伙什都备齐了?"

曹大林问道,手上不停地将锁宝绳编成吉祥结。

"

齐活!

"

刘二愣子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

二齿子、鹿骨签子、棒槌锁,连老牛肝(苔藓)都备了两大包。

"

张翠花挎着个柳条筐走过来,筐里整齐码着油纸包的干粮:"

粘火勺二十个,咸菜疙瘩五个,还有你娘给的熊油饼。

"

曹大林点点头,将编好的锁宝绳系在腰间。

重生这一世,他比谁都清楚红榔头市的珍贵。

上辈子这时候,他还在为家里欠的债愁,错过了最好的采参时节。

如今他不但要自己采参,还要带着全屯人过上好日子。

"

黑箭!

"

曹大林吹了声口哨。

一条通体乌黑的猎犬从院子里蹿出来,脖子上铜钱项圈叮当作响。

这畜生已经长成半大狗,肩高过五十公分,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炯炯有神。

王秀兰从院里追出来,手里捧着个粗布包:"

儿啊,把这个带上。

"

布包里是个粗瓷小瓶,装着黑乎乎的膏药,"

老山参膏,紧要关头能救命。

"

曹德海蹲在门槛上"

吧嗒吧嗒"

抽着旱烟,突然开口:"

拜山了吗?"

曹大林一拍脑门,赶紧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

里面是三炷香和一张黄表纸,纸上用朱砂画着歪歪扭扭的山神像。

这是采参人进山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