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两界同春录》(7 / 11)

加入书签

,终于应验了。”

归墟的星使们立刻取出带来的星海砂,人间的修士则埋下同尘草籽,两界灵气在殿内交织,石壁画的最后,竟自动浮现出新的画面:同尘草爬满界隙,传信雀在两界间穿梭,归墟的星灯下,人间的孩童正与仙族稚子分享山楂果。

离开共鸣殿时,传信雀衔来颗星核,灵昀将同尘草籽裹在星核外,埋进殿门的石缝里。仙长笑着说:“来年再来,这里定会长满两界的草木,石壁画的结局,就由我们亲手写下去。”

归墟的星祭又至时,共鸣殿的消息已传遍两界。人间的货郎带着腌紫苏、山楂干,在归墟的星市上换流光果、星纹布;归墟的仙童背着装满星花籽的竹篓,要去青丘的药圃种下;灵骁打造的兵器成了两界修士争抢的宝贝,斧刃上的水纹能同时斩除浊气与星煞。

济世堂的药圃里,传信雀搭了巢,巢里铺着灵昀的狐毛和归墟的星绒。两生趴在巢边,看着刚破壳的小雀——它们的羽毛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色,而是星蓝与羽白交织的渐变色,翅尖还沾着同尘草的香气。

“这才是真正的两界同春。”林恩灿望着药圃,同尘草已爬满篱笆,与紫苏、星花缠在一起,传信雀的雏鸟在花丛中跳跃,鸣声里既有人间的清脆,又有归墟的空灵。

灵澈正在晾晒新采的药材,同尘草的叶片被晒成半透明,既能入药,又能当书签,归墟的仙医说,用它做的药引,能让两界修士的灵力彻底相融。灵昀则在教传信雀辨认种子,哪些是要送往归墟的同尘草籽,哪些是该带回人间的星花种。

林恩烨和灵骁在劈柴,斧刃与剑光交织,竟让散落的木屑都染上了两界灵气,落在地上,来年竟冒出了新的嫩芽。林牧坐在丹炉旁,新炼的“共鸣丹”泛着双色光,他笑着说:“这炉丹分了两份,一份送归墟,一份留人间,吃了的人,梦里能看见彼此的世界。”

暮色降临时,传信雀带着新的竹管飞向归墟,里面装着灵澈写的药草图谱,和灵昀画的济世堂草图。林恩灿站在药圃边,看着夕阳的金辉与归墟的星辉在天际交汇,忽然觉得,所谓的结局,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像这样,让两界的故事在岁月里不断生长,让每颗种子都能找到适合的土壤,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灶上的汤又沸了,这次加了归墟的星蜜和人间的山楂,甜香里混着同尘草的清冽。灵昀跑进来,手里捧着刚摘下的同尘草花:“恩灿哥,仙长来信说,共鸣殿的石缝里,已经冒出绿芽了!”

林恩灿接过花,插在案头的陶罐里,笑了。路还很长,但只要这药圃的烟火不断,只要两界的星光还在交织,石壁画上的故事,就会永远写下去,在时光里酿成最温柔的传奇。

共鸣殿的绿芽长到半尺高时,两界迎来了场奇特的雨。雨珠一半是人间的清透,一半是归墟的星辉,落在同尘草上,竟让叶片上浮现出流动的星轨——这是“共生雨”,星衍阁的长老说,是两界灵脉彻底共鸣的征兆。

雨停后,济世堂的门槛被踩得更亮了。归墟的仙童扛着星海砂来拜师,想学灵澈的草药炮制;人间的药农背着新采的同尘草,要请归墟的丹师指点炼药;灵骁的铁匠铺前排起长队,有来求两界合金兵器的,还有来送人间精铁的,连斧柄上的星蚕丝红绸都被摸得发亮。

“该建座‘两界堂’了。”林恩灿望着院里熙攘的人群,灵昀正给仙童演示狐火烘药的法子,灵澈在旁纠正火候,“专门教两界的技艺,也让各族子弟能常聚在一起。”

林牧翻出星图,在济世堂西侧圈出块空地:“按共鸣殿的格局建,左半边用人间的青砖,右半边嵌归墟的星石,屋顶铺同尘草编的瓦,下雨时能奏出两界的声韵。”

奠基那日,归墟的仙长带来块“共鸣石”,嵌在地基中央;灵骁劈来根千年灵犀木,做了堂门的门楣;灵澈采来清灵草与甘草,混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