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4 / 15)
,湖泊里有鱼人唱歌,草原上有孩童追逐星兽。
林恩烨拔出剑,以剑气为笔,星丝为墨,在星核上刻下一道浅浅的纹路,正是落霞谷石碑上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给这里留个印记,让以后来的生灵知道,这里也曾有人来过。”
星灵发出一声清亮的啼鸣,像初生的婴儿,周围的新生星辰忽然亮起,道丝上开始结出点点光粒,那是新的故事正在萌芽。
离开时,星灵化作一道流光,缠绕在星槎的船帆上,像是在送别。林牧回头望,那片新生的星域已初具雏形,隐约能看到灵雾花开满山谷,听涛树的风铃在风中轻响。
“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人像我们一样,走到这里,发现我们留下的印记?”他好奇地问。
林恩灿望着前方流转的道网,忆纹袍的星丝正织出新的图案——新生的星域旁,落霞谷的灯火与星海的星光连成一线。“或许会,或许不会。但这不重要。”他笑了笑,“重要的是,我们曾在这里种下过暖意,就像当年有人在落霞谷为我们种下灵雾花一样。”
星槎继续前行,没有固定的方向,却总有新的道在前方等待。林牧的丹炉里永远炼着新的丹药,带着各地的气息;林恩烨的剑下永远刻着新的印记,记着走过的路;林恩灿的虚妄之瞳里永远映着道网的光芒,守着那些真实的瞬间。
他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不需要知道。因为对他们而言,道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张网,一张由无数次相遇、无数次守护、无数次温暖编织而成的网。而他们,就是这张网上,永远在流动的光。
风吹过船帆,带着星灵的气息,带着落霞谷的花香,带着所有走过的地方的记忆。灵雀在舱顶唱起了新编的歌,歌词很简单,只有一句:“我们还在走呢,带着光。”
星海浩瀚,前路漫漫,但只要这歌声不停,这光就不会灭。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道网的每一个节点,在生灵的每一段回忆里,永远鲜活,永远温暖。
星槎在一片静谧的星域缓缓停泊,舱外是流转的星云,像被打翻的琉璃盏,碎光漫了满空。林恩灿指尖捻着半块从镜渊带回的碎片,虚妄之瞳中,碎片里正映出九个模糊的身影,在不同的星域行走。
“你们听说过‘分身正道’吗?”他忽然开口,声音被星风揉得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林牧和林恩烨耳中。
林牧正用星晶打磨丹炉,闻言抬头:“分身?是那种一分为二,战力翻倍的术法吗?我试过,结果把丹炉炸成了两半。”
林恩烨擦拭着佩剑,剑面映出他思索的神情:“似乎在古籍中见过只言片语,说上古有修士不满天道束缚,另辟蹊径,以自身道基为引,凝练九大分身,让分身代己行走各界,寻找‘道之碎片’。”
“正是。”林恩灿将碎片放在桌案上,碎片里的身影渐渐清晰——有的在火山深处盘膝,周身裹着熔岩;有的在深海静坐,与鱼群共生;还有的在荒漠独行,脚印里长出嫩芽。“传闻这门功法的开创者,是位名叫‘离尘子’的散修。当年他勘破天道傀儡的真相,却无力撼动枢纽,便想出这法子:将自身道心拆作九份,炼成分身,让他们分赴九天十地,收集被执线人刻意打散的‘道之碎片’。”
他指尖点过碎片上的第一个身影:“这是‘炎分身’,入的是焚天域。那里的道之碎片藏在地心火脉中,需以自身为薪,烧尽虚妄,才能让碎片显形。离尘子当年为炼这具分身,在火山里坐了百年,道袍被火灼得只剩丝线,却始终握着半块灼热的碎片。”
碎片转到第二个身影,那分身足踏寒冰,发丝上凝着霜花。“‘寒分身’去了极北冰原。那里的碎片冻在万年玄冰里,分身需以心为炉,焐化冰层。有意思的是,冰原的生灵说,每到月圆,冰面下会传出诵经声,那是分身在用自己的道温养碎片,怕它被冻得失去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