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不老回春功:大楚风云录》(4 / 10)

加入书签

秘籍还在,大楚就依然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回到京城后,他进一步加强了对秘籍的守护,同时开始调查户部侍郎王大人勾结蛮夷的证据,决心将这个朝堂上的毒瘤彻底铲除,以绝后患,让大楚真正恢复安宁……在调查王大人的过程中,林牧又会遭遇哪些阻碍?朝堂上还会掀起怎样的波澜?精彩故事仍在延续……

林牧回到京城后,便秘密着手调查户部侍郎王大人勾结蛮夷的证据。他深知王大人在朝堂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打草惊蛇,便可能让证据毁于一旦,还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林牧安排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心腹,暗中收集王大人与蛮夷往来书信、资金流动等方面的线索。然而,王大人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行事愈发谨慎,销毁了许多可能成为罪证的文件,还安插了不少眼线,时刻关注着林牧的动向。

一日,林牧的心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关键证人,此人是王大人府中的一名管家,知晓王大人勾结蛮夷的诸多细节。可就在准备将证人带回时,一群神秘杀手突然杀出,试图灭口。林牧的手下与之展开激烈搏斗,虽然最终成功击退杀手,但证人却受了重伤。

林牧赶到时,证人已奄奄一息。他俯下身,急切地问:“快说,王大人究竟与蛮夷有何勾结?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证人费力地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王……王大人,与蛮夷……约定,事成之后……割让边境……五座城池……还有……还有礼部尚书……也参与了……”话未说完,证人便断了气。

林牧眉头紧皱,礼部尚书可是朝堂重臣,平日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没想到竟也参与其中。看来,此事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林牧深知,仅凭这几句遗言,还不足以扳倒王大人和礼部尚书,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他决定从王大人的财务往来入手,派手下暗中调查王大人名下的钱庄和商铺。

经过一番艰苦的追查,终于发现王大人在一家钱庄有一笔巨额不明来源的存款,且存款时间与他和蛮夷勾结的时间相吻合。此外,还查到王大人通过商铺与蛮夷进行了多笔秘密交易,交易内容涉及军事情报和粮草物资。

林牧掌握这些证据后,觉得时机已到,便进宫向林恩灿禀报。林恩灿听后,龙颜大怒:“这两个逆臣,竟敢做出此等叛国之事,实在罪不可赦!”当即下令将王大人和礼部尚书缉拿归案。

然而,王大人和礼部尚书在朝堂上人脉广泛,他们的党羽得知消息后,纷纷出面为他们求情,试图拖延时间,销毁证据。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严惩二人,另一派则以证据不足为由,要求从轻发落。

在朝堂辩论中,王大人的党羽户部郎中站起来,装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陛下,林牧仅凭一些所谓的证据,就污蔑两位大人,实在有失公允。这些证据说不定是有人故意伪造,企图陷害忠良。”

林牧冷冷地看着他:“户部郎中,你莫要在这里混淆视听。这些证据都是经过我们仔细调查得来,铁证如山。王大人与蛮夷勾结,意图割让大楚城池,此等叛国大罪,岂容狡辩!”

礼部侍郎也站出来帮腔:“林牧,你口口声声说证据确凿,可这些证据是否真实可靠,还需进一步查证。陛下,此事关乎两位大人的清誉,不可草率定夺啊。”

林恩灿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明白,这些人大多是为了自身利益,企图保住王大人和礼部尚书这两个党羽。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大楚国运,朕定不会偏袒任何人。朕会派公正之人重新审查证据,若王大人和礼部尚书真的有罪,朕绝不姑息!”

林牧深知,这是王大人的党羽在拖延时间,他们肯定在暗中想办法销毁证据。他必须加快行动,确保将这股朝堂毒瘤连根拔除,还大楚一个清正的朝堂……在重新审查证据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