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o章 无声角逐(2 / 3)

加入书签

于提前准备,早已在心中搭建起了演讲稿的大致框架,主题聚焦于“立足新,担当新使命——将党校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展的强大动力”

,重点阐述理论学习的收获、视野格局的提升以及返回岗位后的实践思路。

当天夜里,宿舍灯火长明。

宋江伏案疾书,将脑海中的构思落于笔端。

初稿完成后,他并未急于定稿,而是拿在手上,反复研读、推敲了十几遍。

他时而蹙眉,时而喃喃自语,总感觉某些段落的气势不够磅礴,某些观点的论证不够有力,或者某些语言的表达不够精准凝练。

桌上的稿纸被涂改了多处,墨迹淋漓。

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要有思想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要能引起在场领导和同学们的深度共鸣。

直到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他才对最终版本感到满意,怀着一种既疲惫又充实的心情入睡。

第二天,宋江难得地没有早起,直到上午九点才醒来。

连续的高强度学习和昨晚的熬夜让他略显疲惫。

他简单地吃了点水果充当早餐,便再次坐到书桌前,拿出那份浸透着心血与思考的演讲稿,如同一位雕刻家审视自己的作品,进行着最后的打磨和熟悉。

必须做到完全脱稿演讲,这不仅是对内容的自信,也是对台下领导尊重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体现。

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整个中青班学员宿舍区都陷入了一种异样的安静之中。

往日里午休或傍晚时分走廊上的谈笑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屏息凝神般的寂静。

仿佛每个人都进入了临战状态,将自己封闭在独立的思维空间里。

隔壁房间,来自广粤省广川市的市长周冬强,凭借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已完成了稿件的撰写。

此时,他正压低声音,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反复朗诵,力求每一个字的音、每一句话的停顿都恰到好处,确保演讲时的流畅与气势。

另一间房内,来自外交部的陈明则展现出另一种风格。

他眉头紧锁,面前的书桌上铺满了写满字的草稿纸,有些被揉成一团丢弃在地。

他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有些凝重,显然对现有的构思仍不满意,处于一种痛苦的、追求极致的“混沌”

创作状态。

其他学员,如李坤阳、赵海、孙伟等人,也都在各自的房间里进行着同样的努力。

有的文思泉涌,奋笔疾书;有的冥思苦想,字斟句酌;有的则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手势。

这看似平静的一天,实则是五十名精英学员在思想层面展开的一场无声却激烈的高水平角逐。

下午四点,仿佛约定好一般,宿舍的房门陆续打开。

学员们纷纷从房间里走出,经过一天的闭关修炼,每个人的脸上都重新挂上了自信从容的微笑,尽管这微笑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期待。

他们手中都拿着一份或多份凝结着一天心血甚至更长时间思考的稿件。

在走廊或楼梯相遇时,大家只是默契地微笑点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仿佛害怕一开口就会惊扰了那份准备呈递上去的“秘密武器”

他们不约而同地朝着班主任殷昌辉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殷昌辉早已在办公室等候。

他面带笑容,依次接过每一位学员递上的稿件,能够感受到纸张上还残留着书写者的体温与专注。

每接过一份,他都会鼓励地点点头。

当看到宋江递交的厚厚一沓、边角略有卷曲、显然经过反复修改的稿件时,殷昌辉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递交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