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能量装置的排斥(1 / 2)
“探索者号”星际飞船在神秘能量装置前悬停,舷窗外流动的能量流如同宇宙级的极光,将驾驶舱映得五光十色。首席科学家林夏紧盯着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能量读数,突然,所有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
“引力场异常!”工程师王浩猛地站起身,“装置周围三万公里内形成了一个负质量区域,我们的推进系统正在失效。”
排斥现象:多维能量屏障
能量装置表面的能量流突然加速,形成一个旋转的金色漩涡。当“探索者号”试图靠近时,船身剧烈震颤,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推开。
“这不是普通的能量护盾,”物理学家陈宇盯着量子示波器,“它在实时改写空间曲率。看这个——”他调出三维空间褶皱图,“当我们的引力波触碰到装置外围时,空间本身在发生量子隧穿,将我们的能量反弹回来。”
更诡异的是,船上的人工智能突然陷入紊乱。主计算机的LED矩阵疯狂闪烁,传出断断续续的电子合成音:“...危险...因果污染...建议立即撤离...”
应对策略:因果共振实验
科研团队启动了紧急会议。林夏在全息星图上划出一道蓝色轨迹:“根据能量波动的编码规律,这个装置可能和我们之前发现的能量建筑属于同一体系。我们需要找到它的‘因果频率’。”
信号专家李明将最新破解的能量符号投射到空中:“这些符号的排列方式很像分形几何,每个局部都包含整体的信息。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飞船的能量输出,与装置建立某种因果共鸣。”
工程师王浩迅速在控制台上操作:“我正在将引力引擎的频率调至12.74赫兹,这是能量建筑共振频率的平方根。”随着引擎轰鸣声的变化,“探索者号”周围的空间泛起涟漪,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
意外发现:精神层面的排斥
就在这时,船员们开始出现异常反应。天文学家张伟突然抱住头部:“我...我听到了声音,像是很多人在同时说话,却又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医疗官陈薇立即启动生物监测系统:“所有人的脑电波都出现了γ波异常,这是从未见过的脑电模式。”她调出实时脑部扫描图,“你们看,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在同步高频震荡,就像...就像被某种外部意识入侵了。”
林夏强忍着头痛,调出能量装置的近距离扫描图:“看这里,装置表面的能量流在形成类似神经元突触的结构。它可能在进行某种生物电层面的沟通。”
危机升级:因果悖论
当“探索者号”距离装置仅剩500公里时,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船尾的物质分解器突然启动,将备用燃料舱的反物质燃料转化为普通氢原子。
“这不可能!”王浩惊叫道,“分解器的安全锁是三重加密的,怎么会自动触发?”
陈宇调出时间线记录,声音颤抖:“根据飞船日志,这次事故发生在我们进入星团前的23小时。但根据相对论效应,我们现在的时间线比地球快了17分钟。”
林夏猛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是因果悖论!装置在制造时间闭环,让我们的未来行动影响了过去。”她抓起通讯器,“所有人立即进入防辐射舱,我们需要隔绝与装置的一切能量接触!”
最后的尝试:量子自杀协议
在防辐射舱内,科研团队启动了最后的应急方案。林夏将一枚量子比特芯片插入控制台:“这是我们在能量建筑中获得的因果调控算法,我要赌一把,用它来破解装置的排斥机制。”
当算法注入引力引擎时,整个飞船陷入绝对的寂静。舷窗外的能量装置突然静止,所有流动的能量流凝固成水晶般的结构。在量子层面,“探索者号”的物质波与装置产生了短暂的重叠。
“成功了!”李明指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