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喜悦与自豪(1 / 3)

加入书签

夕阳的余晖像是被揉碎的金箔,透过医馆雕花的窗棂,一点点洒进屋内。

窗棂上刻着的牡丹纹样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花瓣的弧度被夕阳勾勒得愈柔和,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交错的光斑,将医馆内忙碌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如同水墨画中被拉长的笔触,温柔而静谧。

医馆的陈设简洁却透着古朴的韵味。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厚重的梨花木诊桌,桌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亮,边缘处还留着些许细小的划痕,那是多年来师徒们在此诊病、研磨药材留下的痕迹。

诊桌一侧的博古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青瓷药罐,每个药罐上都贴着用毛笔书写的药材名称,字迹工整秀丽,从“当归”

“黄芪”

到“陈皮”

“半夏”

,琳琅满目。

药罐旁还零星放着几盆长势喜人的薄荷与艾草,翠绿的叶片在夕阳下泛着光泽,偶尔有微风从窗外吹进,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与空气中弥漫的药香交织在一起,让人闻之身心舒畅。

苏瑶站在诊桌旁,身上穿着一件素雅的浅灰色长衫,袖口微微卷起,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

她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眼角虽有淡淡的细纹,却丝毫不减那份从容温婉的气质。

此刻,她正目光柔和地看着周围忙碌的弟子们,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几个年轻的弟子围在另一侧的药案旁,有的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用小秤称取药材,眼神专注,生怕多一分或少一分影响药效;有的则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块粗布,仔细地擦拭着刚采回来的新鲜药材,动作轻柔,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物。

阳光落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映出满满的认真与执着,整个医馆内都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苏瑶的目光在弟子们身上停留片刻后,缓缓转身,走到靠墙的书架前。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医书,从泛黄的古籍到崭新的抄本,层层叠叠,散着淡淡的墨香。

她的手指在书架上轻轻拂过,最终停留在一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上——那是弟子张思贞的。

她轻轻将笔记本拿起,指尖触碰到封面,能感受到布料的细腻质感。

这本笔记本的封皮上,张思贞用细针绣了一朵小小的金银花,花瓣的纹路清晰可见,透着一股巧思。

苏瑶翻开笔记本,纸张的触感温润,上面是张思贞工整的小楷,一笔一划,力透纸背。

笔记本的第一页,记录的是常见药材“甘草”

的炮制方法。

张思贞不仅详细写下了挑选甘草的标准——“需选根条粗壮、质地坚实、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

,还记录了具体的炮制步骤:“取甘草片,加入适量蜂蜜拌匀,放置润透,待蜂蜜被完全吸收后,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直至表面呈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可”

旁边还特意标注了炮制时的注意事项:“火候需把控精准,火过大易炒焦,影响药效;火过小则蜂蜜无法充分附着,达不到炮制效果”

苏瑶继续往后翻,越看越觉得欣慰。

里面不仅有各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和功效主治,还有大量的案例分析。

其中有一个案例,记录的是去年秋天一位得了风寒咳嗽的老妇人。

张思贞详细写下了老妇人的症状:“咳嗽频繁,咯痰清稀色白,伴有恶寒热、无汗、头痛身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随后分析了病因:“此为风寒束肺,肺失宣降所致”

,并记录了苏瑶当时开具的药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羌活6g,独活6g,柴胡10g,前胡10g,桔梗10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