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3章 敞开胸怀(2 / 3)

加入书签

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安慰与鼓励。

在苏瑶的悉心培育下,弟子们在医术与医德的双重滋养下茁壮成长。

他们在医学道路上越走越稳,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医者,而苏瑶所秉持的医道精神,也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与延续,不断光热,照亮更多患者的康复之路。

有一天,烈日炎炎,地面被烤得滚烫,医馆里来了一位贫苦的老妇人,她满脸沧桑,脚步蹒跚,怀中抱着生病的孙子。

那孩子面色苍白,双眼紧闭,身体不时地抽搐着。

老妇人焦急地走到苏瑶面前,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大夫,求您救救我的孙子,我们实在没钱……”

苏瑶见状,立刻起身,轻轻地接过孩子,将他们安置在一旁的榻上。

她温柔地安抚着老妇人:“大娘,您别着急,孩子的病我们一定会治好。

钱的事您别担心,先给孩子看病要紧。”

随后,苏瑶仔细地为孩子诊断病情,凭借丰富的经验,她很快确定了病因。

接着,她亲自走进药房,精心挑选药材,开始为孩子煎药。

她守在药炉旁,专注地看着火候,不时地用扇子轻轻扇动,让火焰均匀地包裹着药罐。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药煎好后,她又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倒入碗中,用勺子轻轻搅拌,待温度适宜,才端到孩子面前,亲自喂他喝下。

一边喂,一边轻声叮嘱老妇人:“大娘,这药一定要按时给孩子喝,一天三次,喝完后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

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来医馆找我。”

弟子们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的心中被深深触动。

张思贞的眼眶微微泛红,他看着师父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日后也要像师父一样,做一个心怀大爱的医者。

李逸则握紧了拳头,仿佛在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学好医术,帮助更多像老妇人和孩子这样的人。

林悦的眼中满是敬佩,她从师父的身上,看到了医者的伟大与无私。

回到医馆后,苏瑶又带着弟子们来到后院,开始整理采摘回来的草药。

后院里,阳光洒在一堆堆新鲜的草药上,散出阵阵清香。

苏瑶蹲下身子,将每一种草药分类摆放,动作熟练而优雅。

“孩子们,你们看,这草药的处理可是大有学问。”

她开口说道,眼神中透着对草药的敬畏,“药性虽好,但若炮制不当,反而会害了病人。”

她拿起一株草药,向弟子们展示:“就拿这株柴胡来说,它需要阴干。

如果暴晒,会让它的有效成分挥,药效大打折扣。”

说着,她将柴胡小心地挂在一旁的架子上。

接着,她又拿起另一株草药,“而这大黄,就需要暴晒,去除多余的水分,才能更好地挥它的泻下作用。”

弟子们围在她身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每一个动作,耳朵仔细聆听着她的每一句叮嘱。

在处理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草药时,苏瑶更是手把手地教弟子们。

比如,乌头这种草药有毒,需要先炮制去除毒性。

她耐心地向弟子们讲解炮制的步骤:“先将乌头浸泡在水中,每天换水,泡上一段时间后,再用蒸或煮的方法进一步去除毒性。

这个过程中,火候和时间的掌握非常关键,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弟子们纷纷围上前,亲自上手尝试,苏瑶则在一旁耐心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在苏瑶日复一日的教导下,弟子们不仅掌握了草药的处理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对医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