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4章 沉稳自信(1 / 3)

加入书签

苏瑶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观察着张思贞的一举一动,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待张思贞说完,她微微点头,说道:“思贞,你对症状的观察较为细致,诊断方向也有一定道理。

不过,你在诊断时,可曾注意到患者的舌苔?”

张思贞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舌苔这一重要的诊断依据。

苏瑶走上前,轻轻抬起患者的下巴,示意张思贞观察舌苔,只见那舌苔厚腻,颜色黄。

苏瑶说道:“患者舌苔厚腻黄,这说明体内有湿热之象。

在治疗时,除了疏肝健脾,还需清热利湿。

我们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茵陈、黄芩等清热利湿之药。”

张思贞听后,恍然大悟,连忙点头称是。

另一次,一位年轻女子前来就诊,她满脸通红,咳嗽不止,声音嘶哑。

王庚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开始为患者诊断。

他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又询问了患者的饮食、睡眠情况。

一番诊断后,王庚说道:“师父,这位患者咳嗽、声音嘶哑,面色通红,舌苔薄黄,应是风热犯肺所致。

治疗可用桑菊饮清热宣肺止咳。”

苏瑶听后,说道:“王庚,你诊断得不错。

那你在用药时,对药物的剂量可有考量?此患者年轻体壮,用药剂量可适当偏大一些,但也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度用药。”

王庚听后,认真地点点头,将苏瑶的话记在心中。

苏瑶的教导方式既严格又充满关怀。

她鼓励弟子们多思考、多提问,不要害怕犯错。

她常说:“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进步。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

有一次,一位弟子在诊断时误判了病情,导致患者的症状暂时加重。

弟子感到十分自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苏瑶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温和地将弟子叫到身边,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次失误是一个宝贵的教训。

你要记住,医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必须慎之又慎。

但也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只有从错误中学习,才能真正成长。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次失误的原因。”

苏瑶与弟子一起回顾了诊断过程,耐心地指出弟子在观察症状、分析病情时的不足之处。

在苏瑶的引导下,弟子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去。

他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对医学的热情与坚定,说道:“师父,我明白了,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苏瑶那如春风化雨般悉心的教导下,弟子们恰似初出茅庐的雏鸟,经过无数次振翅尝试,临床经验逐渐丰富起来。

起初,他们踏入临床领域时,满心皆是紧张与青涩。

初次面对患者,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问诊时眼神闪躲,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与实践的磨砺,他们身上的青涩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自信。

就拿赵轩来说,第一次独立为患者诊断时,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面对患者复杂的症状,脑海中所学的知识如一团乱麻,不知从何梳理。

然而,在苏瑶一次次耐心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诊断的技巧。

如今,他已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病症,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熟练地查看舌苔脉象,脑海中不禁浮现起中医经典的“望闻问切”

四诊法。

相传扁鹊通过望诊便能知晓齐桓侯病情的展阶段,这让赵轩深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