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o章 永不停歇(2 / 3)

加入书签

的那一刻,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第一次成功治愈患者时,那种从心底涌起的喜悦,几乎让她落泪。

患者眼中的感激与喜悦,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她的心房。

而第一次面对生死离别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也让她刻骨铭心。

一位病重的老人,在她的全力救治下,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那一刻,她站在床边,望着逝者的面容,泪水模糊了双眼。

这些或喜悦、或痛苦的经历,如同深深镌刻在心底的印记,让她更加坚定了传承医术的决心。

她满心期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踏上这条济世救人的道路,让更多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重获健康与希望。

苏瑶站在医馆的庭院中,望着那一方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日光洒落在她的肩头,可她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微风轻轻撩动着她深紫色长袍的衣角,她心中清楚,中医传承这条路,布满荆棘,绝非坦途。

但她那澄澈的双眸中,透着一股坚定不移的信念,仿佛在向世间宣告,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愿倾尽所有,为中医的传承事业奉献一切。

在苏瑶看来,医者的使命,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沉重却又无比神圣。

它不仅仅是在病榻前为患者细心诊治,用精妙的医术驱散病痛的阴霾,更在于将这份救死扶伤的责任,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知识,如同传递火炬一般,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让普天下更多的人,都能沐浴在中医的恩泽之下。

她深知,自己不过是这条漫长传承之路上的一个行者,而她的脚步,将永不停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使命感的决定,在苏瑶心中悄然生根芽——广收弟子。

她明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治愈众多患者,却难以让中医的光芒普照四方。

只有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医人才,才能让中医之术在岁月的长河中奔腾不息。

然而,苏瑶并不急于求成,在她心中,弟子的选拔至关重要。

在收张思贞为大弟子之后,她便开始精心筹备,只为挑选出那些真正对医术满怀热忱、心地善良且品德高尚的年轻人。

苏瑶深知,真正热爱医学、心怀慈悲的人,才是中医传承的希望之光。

他们会如同坚韧的种子,在中医的肥沃土壤中扎根生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为世人遮风挡雨。

为了找到这样的苗子,苏瑶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考察之路。

她穿梭于市井街巷,出入于乡村僻壤,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现人才的角落。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苏瑶听闻有个农家少年,虽家境贫寒,却对医术有着乎常人的执着。

那少年名叫王庚,家中世代务农,生活的困苦并未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

每当村里来了郎中,他总是紧紧跟在身后,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

苏瑶见到王庚时,他正蹲在自家院子里,摆弄着几株草药,仔细地辨认着。

苏瑶走上前去,轻声询问他关于草药的知识。

王庚虽有些紧张,但还是条理清晰地回答着,眼中透露出对医学知识的强烈渴望。

苏瑶心中一动,这个少年,虽衣衫褴褛,却有着一颗如金子般炽热的心。

在繁华的城镇中,苏瑶遇到了家境优渥的赵轩。

赵轩家中经营着一家绸缎庄,生活富足。

然而,他却对家族生意毫无兴趣,一心向往着悬壶济世。

他时常出入医馆,虚心向医者请教,家中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类医书。

苏瑶与他交谈时,现他思维敏捷,对医理有着独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