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o章 如出一辙(3 / 3)
划过自己脚踝对应的“地轴”
位置,“申脉穴与北斗第七星的连线,竟与浑天仪的黄道夹角一致。”
张思贞的白簌簌颤动,他想起师门秘传的《岐伯天器图》——那卷从未现世的古图中,人体十二正经正是对应着黄道十二宫。
此刻从书架深处取出的泛黄帛书“穆王医典”
,绢面上用朱砂绘制的月相人体图,正与苏瑶的影子投影完美重合。
“‘月满则血气动于背’,”
张思贞轻抚帛书上模糊的甲骨文,“周穆王西巡时,太医竘曾以月光灸法治愈胡王背痛,其法正是在月满时灸晒背部膀胱经。
今日所见的月脉,竟与三千年前的医案暗合!”
帛书边缘的磨损处,隐约可见“望日取光于月,朔日取精于星”
的残句,与赤玉瓶中封存的药雾星图形成跨越千年的呼应。
苏瑶的指尖触到自己背后的膀胱经第一侧线,那里似乎还留存着月脉光羽的余温。
她忽然想起昨日在显微镜下看见的水分子螺旋,与帛书中“水为月之精,血为水之华”
的记载不谋而合——原来古人早已知道,人体血液的7o是水,而月潮对水的引力,正是影响气血运行的关键。
“看浑天仪!”
张思贞的惊呼声未落,穹顶的青铜仪器突然出齿轮转动的“咔嗒”
声。
月球模型缓缓移向卯时的方位,其表面的蟾蜍阴影恰好覆盖苏瑶影子的玉枕穴,一道月光般的光束随之投射到《青囊经》的月脉图谱上,竟将那些螺旋纹路照得透亮,宛如真正的水脉在纸页间流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