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4章 薪火相传十二(2 / 3)

加入书签

阳明胃经的要穴,”

苏瑶一边捻动针柄,一边讲解,声音随着动作节奏起伏,“胃经气血在此汇聚,若进针角度偏了半分,便如船行失了舵,难达病所。”

她葱白般的手指轻轻叩击穴位周边,“看这肌肉走向,顺着经气升腾的方向刺入,方能唤醒沉睡的气血。”

此时银针在她手中宛若有灵,随着捻转、提插的动作,在皮肤下若隐若现,而王阿婆原本紧绷的小腿,竟渐渐松弛下来。

苏瑶将铜盆里的清水泼洒在地面,蒸腾的水汽裹挟着艾草香,暂时驱散了盛夏的燥热。

诊床上新换的粗布床单还带着阳光的味道,一位眉头紧锁的年轻书生正捂着右侧太阳穴,痛苦地轻哼。

“这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驱散头风的要穴。”

苏瑶从银针盒里取出三根细长的银针,指尖轻轻擦拭针身,动作轻柔得像是抚弄琴弦。

她俯下身时,鬓边的木簪垂落一缕青丝,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的神情。

书生后颈微微凸起的大筋旁,苏瑶找准凹陷处,食指与拇指呈钳状夹住银针,手腕突然力,银针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迅刺入,动作快如闪电,书生还未反应过来,银针已稳稳扎入穴位。

“进针时要快准狠,风池穴周围血管丰富,稍有迟疑便易出血。”

苏瑶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提插银针,书生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感觉到酸胀感向头顶蔓延了吗?”

她轻声询问,书生惊讶地点点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就是得气的表现,气血被银针调动起来了。”

苏瑶嘴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开始缓慢捻转银针,手法时快时慢,如同在演奏一曲独特的韵律。

站在一旁的张思贞看得目不转睛,手中的竹制针灸模型早已布满密密麻麻的针眼。

他努力记下苏瑶进针的角度、力度,以及每一个细微的手法变化。

当看到苏瑶将另外两根银针呈三角状刺入风池穴附近时,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苏姑娘,为何还要再扎两针?”

“问得好。”

苏瑶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带着赞许,“这是齐刺法,三根银针相互配合,能增强疏通经络、祛风止痛的效果。

就像三股麻绳拧在一起,力量比单股要强得多。”

她一边解释,一边调整银针的深度,“风池穴连通脑部,刺激得当,可缓解头痛头晕,但若手法不当,也可能引眩晕恶心,所以分寸的把握至关重要。”

随着银针的持续捻动,书生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原本紧捂太阳穴的手也放了下来。

“感觉如何?”

苏瑶轻声问道。

“头没那么痛了,整个人都轻松了!”

书生惊喜地回答,眼中满是感激。

张思贞看着这神奇的变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对针灸的神奇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精妙的针法学透,将来也能像苏瑶一样,用小小的银针为患者解除病痛。

张思贞屏气凝神,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盯着苏瑶行云流水的动作,目光紧紧追随银针的轨迹,手中不自觉地比划着角度。

苏瑶间飘散的兰草香混着药味萦绕在鼻间,而她讲解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细碎阴影,更让他恍惚觉得,这不是在学医,而是在观摩一场精妙绝伦的艺术表演。

直到苏瑶指尖微顿,示意他上前观察得更仔细些,他才惊觉自己的掌心早已沁满汗水,将记录要点的宣纸都洇湿了一片。

张思贞站在一旁,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却浑然不觉。

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瑶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