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5章 神秘的谜题(2 / 3)
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似乎从书中领悟到了什么精妙之处。
崔婉则紧紧挨着苏瑶,身子前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页,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
她时不时地微微皱眉,似乎对某些内容感到困惑,又很快舒展开来,像是在苏瑶的讲解下恍然大悟。
“苏瑶姐,你看这里,这个穴位的作用我还是不太明白。”
崔婉伸出纤细的手指,指着书上的一处穴位图,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疑惑。
苏瑶抬起头,顺着崔婉指的方向看去,轻轻将一缕垂落的丝别到耳后,耐心地说道:“这个穴位啊,叫足三里,它可有着大用处呢。
你瞧,它位于膝盖下方,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
苏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自己的腿部比划着穴位的位置,眼神中透露出对中医知识的自信与热爱。
崔婉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人的讨论声在这静谧的中医馆内轻轻回荡,仿佛在续写着中医传承的新篇章。
苏瑶微微颔,目光中透出一丝专注,继续为崔婉详细解释:“而风热咳嗽呢,与风寒咳嗽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她稍作停顿,回忆起一段经历,缓缓道来,“曾经有个叫晓妍的年轻女孩,在春末时节来诊所找我。
当时正值天气回暖,气温多变,她又常和朋友去户外游玩,衣着较为单薄。
初见她时,她咳嗽得十分难受,每一声咳嗽都带着嘶哑,不再是那种深重有力的咳声,仿佛喉咙被某种火热的力量灼伤。
她告诉我,咳出的痰液黄稠,颜色如同秋日里熟透的橘子,质地黏稠,每次咳出都费了好大劲。
喉咙更是疼得厉害,就像有一团火在灼烧,连吞咽口水都疼得皱眉。
不仅如此,她还觉得浑身燥热,额头滚烫,一量体温,已经有些热了。
我让她伸出舌头,只见舌苔呈现出黄腻之色,黄色代表着体内有热,而腻则表明体内有痰湿,这都是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的症状体现。”
崔婉听得入神,眉头轻皱,不禁问道:“苏瑶姐,那这风热咳嗽究竟是怎么引的呢?”
苏瑶的声音轻柔而清晰,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风热咳嗽的病因,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
像晓妍,春末气温回升,风热之邪本就活跃,她又在户外频繁活动,身体的卫气稍不注意就被风热之邪突破防线。
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热邪炼液为痰,故而咳嗽声嘶,痰黄稠。
热邪灼伤咽喉,所以她咽喉肿痛,吞咽困难。
风热之邪外袭,卫气与邪气相争,这才导致她热明显,甚至微微汗出。
我给她把脉时,脉象浮数,这也是典型的风热外袭之象。”
崔婉认真地点点头,又问:“那该怎么治疗晓妍的风热咳嗽呢?”
苏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谨与耐心:“治疗风热咳嗽,关键在于辛凉解表、清热止咳。
我给晓妍开的药方里,常用的药物有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
桑叶甘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就像给燥热的肺部带来一阵清凉的微风;菊花辛凉,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助力桑叶一起驱赶风热之邪;薄荷辛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让晓妍因风热而昏沉的头脑能清爽些;连翘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把肺部因热邪积聚的‘疙瘩’散开;桔梗苦辛平,能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帮助晓妍缓解咳嗽,通畅肺气。
这些药物搭配在一起,就像一阵清凉的风,迅驱散风热,恢复肺气的清肃功能。
我仔细叮嘱晓妍,一定要按时服药。”
医馆内安静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窗外鸟鸣声。
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