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薄薄的雪(2 / 3)
的点,在月光下竟也显得格外可爱。白天写这个字的时候,林小婉一时走神,忘了写 “涎” 字右边的点,还是小石头指着罐子喊:“姐姐,你少写了一个点!” 她才慌忙拿起笔补画,可越急手越抖,那个点画得又大又歪,像是个圆滚滚的小果子。当时她还懊恼地拍了拍额头,觉得自己太粗心了,可此刻再看,那个歪歪扭扭的点,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像是藏着孩子气的小秘密,又像是在对着她眨眼睛,为朴素的陶罐添了几分灵动。
林小婉其实记得很清楚,采那罐龙涎草时的情景。那天清晨,她天不亮就背着篮子上了山,龙涎草长在悬崖边的石缝里,她趴在崖边,小心翼翼地伸手去采,手指被石缝里的荆棘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来,可当她把带着露珠的龙涎草放进篮子里时,心里满是欢喜。她知道村里的李爷爷需要龙涎草入药,李爷爷的腿不好,每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而龙涎草能缓解他的疼痛。所以她把采来的龙涎草仔细晾干,装进陶罐里,还特意写上名字,生怕自己忘了。
月光还在慢慢移动,从陶罐上滑下来,落在案台边的小凳子上。那是林小婉平时坐的凳子,凳面上有她不小心洒上的药汁痕迹,变成了深浅不一的褐色斑点。白天她坐在这凳子上研药、包药,累了就靠在案台上歇一会儿,现在凳子空着,却像是还留着她的体温。窗外传来几声虫鸣,细细的,轻轻的,像是在和月光唱着歌,药庐里的草药香气越来越浓,混着月光的清辉,让人觉得格外安心。
林小婉其实就坐在药庐的里间,她没有开灯,就借着月光看着案台上的一切。她手里拿着祖父留下的旧药书,书页已经泛黄,边角有些卷曲,可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她本来是想趁着月色看看药书,可看着看着,就被案台上的陶罐吸引了。她想起白天的热闹,想起大家的笑脸,想起祖父曾经教她认草药的模样,心里暖暖的。这三个粗陶罐,装着的不只是草药和雪水,更是她和村里人的情谊,是她对祖父的思念,是她在药庐里度过的每一段时光。
月光依旧温柔,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药庐,连空气都变得绵软起来。药庐里静悄悄的,只有墙角蟋蟀断断续续的鸣唱,和院外老槐树叶子被风拂过的 “沙沙” 声,一轻一重,交织成夜里最舒缓的调子。案台上的三个粗陶罐还在静静地立着,土黄色的罐身被月光镀上了层银边,像是三位沉默的老者,守护着药庐里流淌的时光,也守护着林小婉心底那些裹着暖意的记忆。那个歪歪扭扭的 “涎” 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像是一颗藏在罐身上的小朱砂,悄悄告诉她,那些柴米油盐般平凡的日子里,藏着最动人的幸福。
林小婉端着一盏热茶走进药庐,青瓷茶杯里飘着几片晒干的桂花,是去年秋天她在院外桂花树下捡的,晒干后收在瓷罐里,泡茶时放几片,满杯都是甜香。热茶的温度透过杯壁传到指尖,暖得她指尖微微发颤。刚踏进药庐,她就看到了月光下的陶罐,那抹柔和的银辉让她心头一软,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连呼吸都放慢了些,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
她走到案台前,轻轻坐下,竹凳发出一声极轻的 “吱呀” 声,很快就被夜里的风声淹没。指尖轻轻拂过陶罐的表面,粗陶的触感带着夜晚的微凉,指腹能清晰摸到陶土颗粒的纹路,却又透着一丝白天被阳光晒过的余温,像是还留着太阳的味道。她的目光落在 “雪水” 两个字上,红色的字迹在月光下晕开浅浅的暖意,记忆突然就像被风吹开的书页,翻到了去年冬天收集雪水的那一页。
那天雪下得不大,却很细密,像天上撒下来的柳絮,轻轻巧巧地落在屋檐上、院墙上、药庐前的那片空地上。清晨她推开房门时,整个世界都裹着一层薄薄的白,连空气都带着雪的清冽。师兄背着药篓刚从外面回来,看到她站在门口发愣,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傻站着干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