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柔软的云(2 / 3)

加入书签

茅根汁渐渐干透,浅绿的印子像条微型的经络图。王庚想起今早采茅根时,看见后山的溪涧里,被水流冲刷的石头都带着圆润的弧度。\"就像溪水磨石头?\"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不确定的试探。苏瑶抬眼看他,指尖的力道却没松:\"比那更要细心。石头不怕磨,针却娇贵,得知道哪里该用力,哪里该轻放。\"

说话间,银身那道弯痕已淡得几乎看不见。苏瑶将针竖起来,针尖对着窗棂的空隙,晨光穿过针孔落在王庚手背上,形成个极小的光斑。\"你看,针直了,光才能走得正。\" 她把银针递过去,\"你来试试。\" 王庚的指尖刚触到针身,就像触到了炭火,慌忙调整手势,用苏瑶教的 \"三指持针法\" 捏稳针尾,指腹的汗在银身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他学着苏瑶的样子将针放在玛瑙石上,掌心的汗让石面变得有些滑。第一次施力时,针尖猛地往旁边一歪,差点滑出石面。\"别怕它跑。\" 苏瑶的声音像落在水面的荷叶,\"你越怕它动,手越不稳。\" 王庚深吸一口气,想起采茅根时,手指顺着根须的纹理往下捋,那些纠缠的须根便会乖乖分开。他试着让指尖的力道顺着针身的弧度游走,果然,银身在石面上安稳了许多。

檐下的麻雀吃饱了谷粒,在窗台上梳理羽毛,抖落的细羽飘进屋里,正好落在玛瑙石旁。张思贞端着刚煎好的汤药进来,看见王庚校针的模样,忍不住轻声说:\"师兄现在的手,比绣绷上的绣花针还稳。\" 她这话倒没夸张,去年冬天给冻疮溃破的老汉换药,王庚用银簪挑破水泡时,动作轻得让老汉都没察觉,苏瑶当时正在旁边碾药,听着老汉说 \"这后生的手比闺女还巧\",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王庚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滴在石面上,与茅根汁的绿痕晕在一起。他忽然想起苏瑶教他认穴位时,总让他先摸自己的经脉:\"你得知道气血在自己身上怎么流,才能明白针该往哪里去。\" 此刻握着这根银针,他忽然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道正顺着针身往针尖走,像气血在经络里运行,顺畅时针身会微微发烫,滞涩时则会发出细微的震颤。

\"差不多了。\" 苏瑶看着针身已恢复笔直,伸手想接过银针,却见王庚从怀里掏出块细棉布,轻轻擦拭着针身。布面上绣着株紫苏,是张思贞去年给他绣的,边角已磨得有些发白。他擦得极慢,连针孔里的灰尘都要仔细拭去,仿佛在擦拭什么稀世珍宝。

阳光爬到竹碟边缘时,王庚终于将银针放回原处。针身泛着温润的光,那道曾让他心惊的弯痕彻底消失了,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能看见极浅的一道影子,像岁月留下的温柔印记。苏瑶望着那根银针,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校针。那时窗外飘着雪,师父的呼吸已经很轻,却依然准确地引导着她的指尖:\"瑶儿你看,针直了,心也就直了。\"

药猫不知何时跳上案几,用爪子拨弄着竹碟里的银针。王庚伸手去拦,袖口带倒了装茅根的陶盆,几根白胖的茅根滚出来,正好停在玛瑙石旁。晨光里,洁白的茅根、温润的玛瑙、闪亮的银针,还有王庚指尖未干的汗痕,像幅流动的画,画里藏着的,是比银针更坚韧的传承,比晨光更绵长的岁月。

\"记得您教我的第一根针吗?\" 王庚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沙哑,\"是根三寸长的毫针,我给扎弯了七次,最后您用这玛瑙石磨了半个时辰,说 ' 针直了,心才能直 '。\" 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竟是根锈迹斑斑的短针,针尾缠着的红绳早已褪色,\"我一直留着,每次觉得心浮气躁,就拿出来看看。\"

苏瑶的指尖顿了顿,晨光落在那根旧针上,锈迹里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月光。那时王庚才十三岁,为了练指力,整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