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不断探索(2 / 3)
/p>
苏瑶也蹲下身来,目光在柴胡上打量着,她的眼神沉稳而笃定,似乎在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关于柴胡的知识。思索片刻后说道:“小姐,我想这是极有可能的。就如同人在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下,体质会发生变化一样。您瞧,咱们医馆花园里的柴胡,生长在这肥沃的土壤中,且每日能得到充足的光照与水分,想必其药性会更为平和。若是生长在贫瘠之地,或许它为了适应环境,药力会更为强劲。” 苏瑶说话时,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的笑意,仿佛对自己的判断胸有成竹。
崔婉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那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她翻开古籍,在相应的页面上认真地做着笔记,边写边说:“苏瑶,你说得在理。那我们日后用药时,可不能仅仅依据书上所写,还得考虑药材的生长环境。这就好比给病人诊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 此时,一只蝴蝶翩翩飞来,落在了柴胡的花朵上,崔婉的眼神随着蝴蝶的落点而移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那灵动的目光为她温婉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生气。
随后,两人站起身来,漫步在花园的小径上。苏瑶突然看到一旁的薄荷,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灵机一动,说道:“小姐,薄荷也是一味常用药材,它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我曾听闻,在炎热的夏日,将薄荷制成茶饮,能让人顿感清爽,缓解暑热。可对于一些体质虚寒之人,这薄荷茶是否适宜饮用呢?” 苏瑶说话时,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紧紧盯着崔婉,似乎急切地想要听到答案。
崔婉停下脚步,陷入沉思,她微微咬着下唇,目光变得深邃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个医学难题。片刻后说道:“依我看,体质虚寒之人本就阳气不足,薄荷性凉,过多饮用或许会加重体内寒气。但若是少量饮用,借其疏散风热之效,来缓解夏日轻微的风热感冒症状,或许也是可行的。不过,具体用量还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定。” 说着,崔婉摘下一片薄荷叶,放在鼻尖轻嗅,她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那清凉的气息瞬间沁入心肺。
她们一边走,一边讨论,从草药的特性,聊到不同体质病人的用药差异,再到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药方。花园里的草药,在她们眼中仿佛都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株都蕴含着无尽的医学奥秘。阳光渐渐西斜,为她们的身影染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可她们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对医术的深入钻研之中,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干扰她们探寻医道的脚步 。
她们漫步至一处亭中,亭中石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具上的花纹在阳光的映照下愈发清晰。崔婉轻轻坐下,为两人斟上两杯清茶,热气袅袅升腾,茶香瞬间弥漫开来。苏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受着茶水在舌尖的温润,说道:“小姐,这茶性温和,在这午后饮用,既能提神,又可滋养脾胃,倒也符合中医养生之道。” 崔婉微笑着点头,目光中满是对苏瑶见解的赞许。此时,一只蝴蝶翩然飞来,停留在亭边的花枝上,扇动着五彩斑斓的翅膀,仿佛也被这庭院中的宁静与美好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庭院之中,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树宛如一位历经沧桑、沉稳无比的长者,稳稳地静静伫立在中央位置,仿佛是这片庭院的守护者。它的枝干粗壮且蜿蜒曲折,犹如一条条蛰伏许久、即将腾飞的巨龙,向四周尽情伸展着,那姿态仿佛在竭尽全力拥抱这片承载着岁月故事的天地。繁茂的枝叶层层叠叠,相互交织,仿若一张紧密而又充满生机的绿色大网。阳光如同顽皮的精灵,奋力穿过枝叶间的缝隙,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斑,这些光斑在地面上闪烁跳跃,恰似无数颗细碎的钻石,为庭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璀璨与灵动。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相互摩挲,沙沙作响,那声音仿若老者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又像是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