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明不可一日无魏忠贤啊!(求(1 / 4)

加入书签

    魏忠贤来得很快。

    他脚步轻快地进殿,利索地跪倒叩头:“老奴魏忠贤,叩见皇爷。”

    “起来罢。”崇祯摆手,让他起身,直接切入正题,“大伴,今日召你来,是为两件事。头一件,是关于卢象升的任命。”...

    春寒料峭,贵阳城外的山野尚覆着薄雪,但田间已有农夫挥锄开沟,引水入渠。新设的屯垦司派员巡行各乡,按户发放粮种与耕牛,沿途竖立木牌,上书“三年免税,永不起科”。百姓见王府言出必行,纷纷扶老携幼归籍复业,荒废多年的坡地渐渐泛出绿意。

    朱求桂每日辰时必至讲武堂点卯,亲自检阅飞鹰营操练。这三千精锐皆出自宗室旁支或军功子弟,年龄不过十八至二十五,个个身强体壮,习火器、骑射、阵法,夜则读《孙子兵法》与《纪效新书》,由杨嗣昌亲授谋略课。每旬考核一次,末位百人即刻淘汰,补入候训青年。如此严苛,竟无一人退缩,反以落选为耻。

    这一日清晨,覃磊绍率飞鹰营在铜仁山谷演练“三段击”??前排火铳手齐射后迅速后撤装弹,第二排上前补位射击,第三排预备推进,节奏紧凑如潮水起落。朱求桂立于高崖之上,手持千里镜观望良久,点头道:“此阵若成,五千步卒可敌三万蛮兵。”

    话音未落,一名黑衣细作疾奔而至,跪呈密报:京师有变!魏忠贤联合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永贞,矫诏罢免兵部尚书梁廷栋,改任心腹崔呈秀;同时密令四川巡抚萧鸣世暗中调集两万川军,屯驻泸州,号称“防备流寇南窜”,实则剑指遵义。更令人震惊的是,崇祯帝近来深居乾清宫,连内阁奏对都减为五日一见,朝政几乎全由魏忠贤把持。

    “他要动手了。”朱求桂缓缓收起密信,眼神冷如寒星。

    当晚,镇南王府密议持续至子时。杨嗣昌主张立即上疏抗辩,列举川军调动违制之处,同时联络湖广总督卢象升,借其声望向朝廷施压。覃磊绍却拍案怒喝:“等?再等下去咱们就成了瓮中之鳖!王爷,不如先发制人,派飞鹰营奇袭泸州,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不可。”朱求桂摇头,“我若出兵攻川,便是坐实‘谋逆’之名,天下清议尽失。且卢象升虽忠,然受制于中枢,未必敢公然助我。此刻须以静制动,示弱于外,蓄势于内。”

    他提笔写下三道密令:其一,命遵义兵工厂加速铸造红夷大炮八门,并秘密运往贵阳城西麒麟山隧道藏匿;其二,令各府县流官加紧清丈土地,所得赋税不再解送京师,尽数留作军需,账目伪造为“修桥铺路”开支;其三,派遣十二名伪装成商贾的细作北上,潜入陕西、河南,搜集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动向,尤其关注他们是否与朝廷官员勾结。

    “天下将乱,非我欲争,乃势所迫。”他在日记中写道,“今上昏蒙于宦竖,弃能臣如敝履,毁长城于未崩。待烽烟四起,社稷危殆之时,谁能挽狂澜于既倒?唯我朱家儿郎耳。”

    三月十五,御史陈文瑞突然病逝于软禁行辕,死因不明。次日,另一御史王允成疯癫大作,披发跣足呼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