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方胜利转进江华岛,鞑子兵败(3 / 4)

加入书签

“不。”柳青枝摇头,“黄维桢聪明得很,不会轻易上当。他真正想烧的,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是设陷阱,而是给他看真相。”

    三日后,一支由十辆“先锋号3型”组成的车队驶入徽州。车上载着投影仪、发电机、净水器、播种机,还有一整套便携式教室设备。随行的除了科技宣导团,更有数十名曾在礼魂盟宣传下抵制新政的村民??如今他们已是熟练的操作员。

    车队在黟县广场停下。夜幕降临,巨幅白布悬起,电光塔微型版启动,播放一部名为《一滴油的故事》的纪录片:从河南油田开采,到精炼成“动力膏”,再到驱动火车、灌溉农田、点亮万家灯火。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老农脸上,他握着孙子的手,看着自家田里自动收割机来回穿梭,喃喃道:“原来这不是妖法,是人心换来的日子啊。”

    次日清晨,山中传来消息:齐云山上,十余名年轻道士主动下山,请求学习机械维修。而黄维桢本人,则在观中枯坐整夜,拂晓时撕毁了所有讲稿,只留下一句题壁诗:“大道无形,因执而成魔。”

    与此同时,徐光启在天文台取得惊人发现。通过“恒星测微仪”连续观测,他不仅证实地球公转,更捕捉到一颗肉眼不可见的暗星存在迹象??因其引力扰动周边星体轨迹。他大胆推测,宇宙中或存大量“隐形天体”,其质量远超可见星辰。

    奏折呈上,崇祯连夜召见。“若真如此,”他沉吟道,“则我辈所知之天地,不过冰山一角。徐卿,朕准你建造‘观天镜’,并拨款设立‘暗物质研究专项’。记住,不要怕别人说你荒诞。当年哥白尼说地动,也被人当作疯子。”

    五月十五,长江大桥主拱合龙前夕,突遇百年不遇洪水。江水暴涨八丈,钢梁晃动剧烈,焊接作业被迫中断。詹天佑立于桥墩之上,浑身湿透,嘶声指挥:“增派浮箱稳基!开启应急锚链!所有人戴好防坠索!”

    危急关头,新研发的“智能应力监测网”发出警报:右岸第十七号铆接点出现裂纹扩展趋势。指挥部立即调来两架改装飞鸢,携高压速凝胶喷射器空中作业,五分钟内完成修补。

    当日戌时,主拱终于精准对接。礼炮齐鸣,两岸火把连成光河。崇祯再次亲临,站在桥中央宣布:“此桥不以山名,不以地名,而称‘复兴桥’。它不只是钢铁之桥,更是旧邦新命之桥,是愚昧与文明之间的桥!”

    秋收之后,全国第二次科技巡展启动。这一次,展品更加贴近民生:太阳能炊具、风力磨坊、沼气发电池、甚至还有为残疾老兵设计的机械义肢。每到一地,柳婉儿必亲自示范疫苗接种,孩子们排成长队,笑着卷起袖子,称那一针为“勇气勋章”。

    年底,大洋科学院传来捷报:孙玉娘率队重返南太平洋浮岛,成功激活黑曜石柱内部装置。水晶球亮起蓝光,投射出一幅三维星图,竟与徐光启测算的“暗星”位置完全吻合!更令人震撼的是,石柱底部刻有一行汉字变体,经破译为:“存火者,非金木水火土,而在人心不熄。”

    崇祯亲赴科学院观摩演示,久久伫立于星图之前。良久,他转身对众学者道:“先人早已知晓天地之秘,却因世人不肯相承,只得埋于荒岛,待有缘者拾起。今日之我们,既是拾火之人,也是传火之种。莫负此责,莫辱此名。”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