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上,廷议炸了(又是一个日万(4 / 4)

加入书签

三千亩,形成纵深防御体系。清军数次反扑均告失败,伤亡逾万。皇太极被迫撤回沈阳,遣使求和。

    崇祯拒不见使,只回一句话:“除非归还辽东全境,交出历年掳掠人口,否则,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冬十月,第一批移民抵达新建军屯城“定辽城”。五百户家庭来自河南、山东灾民,每人领到种子、农具与三月口粮。城中已建成学堂、医馆、铁匠铺与粮仓,墙上刷着大字标语:“此地非苦寒边陲,乃吾辈新生家园。”

    一位老农蹲在自家屋前丈量分得的八亩地,老泪纵横:“我一辈子给地主种田,挨打受骂。如今……竟是我自己做主的地了?”旁边孙子递上一本《初级算术课本》,笑着说:“爷爷,老师说明年教你认字呢!”

    而在京师,讲习所迎来了第三届毕业典礼。这一届共有男女学员一千二百人,其中女性占四成。崇祯亲临现场,为每一位合格者颁发“国士凭信”,并宣布:“自明年始,所有州县长官选拔,必须经过讲习所政绩考核与百姓评议双重评定。无讲习所出身者,不得任实职!”

    礼毕,他独自登上钟楼,俯瞰整座京城。夜色中,万家灯火如星河铺地,学堂、驿站、工坊依旧亮着灯光。远处传来孩童诵读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有大德而为民……”

    王承恩悄然走近:“陛下,该回宫了。”

    崇祯摇头:“再等等。你看那边,那家新开的印刷坊还在赶印《农政全书》副本,准备送往辽东。还有那个挑灯夜读的年轻人,是他写了《火器改良十策》,被徐大人采纳了。这些人,不再只是顺民,而是共建江山的人。”

    他轻叹一声:“朕以前总想着如何驾驭群臣,如何压制权宦,如何打败敌人。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根基,不在紫禁城,而在千万普通人手中握着的锄头、笔杆和火铳。”

    雪花静静飘落,落在讲习所门前的石狮上,落在刚刚竖起的“御史巡察司”牌匾上,也落在城外十里长亭里一对年轻夫妻相拥告别的情景中??丈夫要去辽东戍边,妻子将一包家乡土放进他行囊,哽咽道:“回来时,咱们的孩子就能叫爹了。”

    崇祯望着这一切,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场奋斗还远未结束。清廷仍在北方虎视眈眈,官僚积弊尚未根除,民生艰难依旧遍布四方。但他也清楚,有些东西已经变了。

    民心醒了,眼睛亮了,脚步动了。

    而这,比任何一座城池的收复,都更接近胜利的本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