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威震漠西十(1 / 4)

加入书签

在当初花谷关之战后,战火很快蔓延到蓝池城,可萨勃勃率领部众驻守城内,却在连日的战事中察觉到局势愈不妙。

圭圣军攻势猛烈,城防多处受损,粮草也日渐短缺,再守下去,恐怕难逃被围困歼灭的命运。

他心中暗觉不安,细想之下觉的继续留在蓝池城只会坐以待毙,必须尽快寻找退路。

就在他焦虑万分之际,部将科萨陀找到他,低声提议:“领,蓝池城守不住了,咱们不如沿清河乘舟西撤,清河河道直通下游,圭圣军主力都在城外攻城,未必会留意水路,或许能趁机脱险。”

可萨勃勃当时眼前一亮,这确实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他立刻点头同意,暗中召集心腹,准备趁夜撤离。

当天夜里,月色暗淡,可萨勃勃在科萨陀的护送下,带着数十名亲卫悄悄来到清河岸边,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

船只顺着河水流向缓缓下行,一路上避开了圭圣军的巡逻队,直到驶出蓝池城的势力范围,可萨勃勃才松了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总算从绝境中逃了出来。

不久后逃亡中的可萨勃勃听闻可萨涵率领六千兵马退至塘州,本想前去投奔,可转念一想,可萨涵与自己素来不和,且彼此所属族群不同。

如今自己势单力薄,前去投奔未必能得到善待,反而可能被可萨涵借机吞并部众。

思虑再三,他决定放弃去塘州的念头,转而西进武佑城,武佑城地处丝路要地,城防坚固,且远离圭圣军的主要攻势,是暂时立足的绝佳选择。

在西进途中,可萨勃勃不断遇到从各处溃败下来的可萨败兵和蒙古诸部难民,这些败兵大多群龙无,惶惶不安,见可萨勃勃到来,纷纷选择归附。

就这样一路走下来,可萨勃勃竟收拢了数百名可萨败兵,虽然人数不多,却也让他的势力稍稍壮大,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这可萨人并非单一部族,而是由多个族群组成,其中可萨勃勃与可萨巴图所属的族群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可萨涵则属于另一族群,各个族群之间虽同属可萨部,却也存在着竞争与隔阂。

所以当可萨勃勃抵达武佑城时,守将可萨英亲自出城迎接,可萨英是可萨巴图的心腹,如今可萨巴图兵败,他在武佑城也是孤掌难鸣,见可萨勃勃前来,便想借其名号稳定人心。

可萨英拥兵两千五百人,是武佑城实际的掌控者,可萨勃勃带来的两百多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可萨勃勃虽被奉为上宾,住进了城主府,却处处受到掣肘。

武佑城的军政事务全由可萨英一手主导,他空有“精神领”

之名,却毫无实权,只能眼睁睁看着可萨英号施令,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远方的蓝池城最终被圭圣军攻破,可萨赤勤和野至鲁率领近两千名败兵逃了出来,一路辗转也来到了武佑城。

可萨赤勤实力不弱,麾下有近千人马,与可萨英的兵力相差无几,两人素来不和,见面后便因权力分配争执不休,互不相让。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两人为了避免内斗,最终达成妥协,共同推举可萨勃勃为名义上的头领,毕竟可萨勃勃是可萨共主——可萨巴图之弟,在可萨人中声望较高,由他统领,能暂时稳住局面。

可即便如此,可萨赤勤与可萨英也只是表面顺从,依旧牢牢掌控着各自的部众与权力,不让可萨勃勃插手武佑城的任何事务,可萨勃勃依旧是个有名无实的头领。

与此同时那可萨涵在塘州已聚集了两万多兵马,实力远可萨勃勃这边,可萨勃勃得知后,便派人前往塘州,向可萨涵索要当年从自己麾下脱离、如今归属可萨涵的旧部,希望能借此壮大自身实力。

可可萨涵早已看穿他的心思,又怎会愿意将兵马交给他?便以“当前战事紧张,兵马需集中调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