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沙城烟云二(2 / 3)
冷汗,都怨自己打算留后路,所以未撤浮桥,给了乱军围殴的机会。
“撤!”
眼看要跑不了了,他突然嘶吼一声,转身策马狂奔。
两万明军如惊弓之鸟,争相踩踏过桥,数十人被挤落湍急的江水。
消息急传回京师,崇祯皇帝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临阵脱逃,罪无可赦!”
洪焕被押解回京那日,百姓们指着囚车唾骂,却无人知晓他曾在雨夜对着北斗星叩,祈求能有一线生机。
而此时的汉中城下,唐嗣业望着空荡荡的浮桥,对王德汉叹道:
“将军若听我言,留此天险,明军插翅难渡。”
。
。
。
“我十万大军,何须借天险?”
王德汉的马鞭指向对岸,鎏金鞍饰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明日便踏平敌军!”
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刚愎自用,竟给了明军喘息之机。
崇祯连夜召见赵忠坤,将尚方宝剑重重拍在案上:
“夺回浮桥,朕许你便宜行事!
事成,官复原职!”
五日后的黎明,薄雾笼罩江面,赵忠坤率整合的圣恩军与前圭圣军一部如鬼魅般逼近浮桥。
“放箭!”
随着梆子声响起,万箭齐,守桥的乱军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射成刺猬。
明军铁骑踏碎拒马的声响惊破晨雾,王德汉挥舞弯刀亲自迎战,却在混战中被战马踩入泥沼。
当太阳升起时,汉水被染成赤色,三十里河滩上,双方尸体堆积如山,赵忠坤用兵不计死伤,也就是恩圣军和圭圣军,换做其他军,早散了。
汉中城头的梆子声依旧规律地响起,仿佛在嘲笑明军的徒劳。
吴三桂站在攻城塔上,看着民夫们推着冲车缓缓前行,眉头越皱越紧。
八州征调的民夫昼夜不息,可城墙却如铁铸般岿然不动。
“报!
闯贼派马继昌率水师增援!”
斥候的呼喊让空气瞬间凝固,吴三桂望着远处江面扬起的白帆,一股不祥涌上心头。
当夜明军营地突然燃起大火,喊杀声震天,马继昌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明军如无头苍蝇般奔逃,放声大笑:
“不过如此!”
他挥师追击,却不知已踏入死亡陷阱,当战船驶入狭窄的河道时,两岸突然万箭齐,明军伏兵从芦苇荡中杀出,乱军步军主力在泥泞中被屠戮殆尽。
与此同时,吴三桂命谢庆率领的轻骑如鬼魅般潜入旱寨、水寨。
火油罐被抛入营帐,烈焰瞬间吞噬了整个营地。
马继昌在火海中拼命突围,却被谢庆一枪刺穿咽喉。
晨光中,五十艘战船插上明军旗号,被俘的五千乱军跪在甲板上瑟瑟抖。
这场持续数月的汉中鏖战,让吴三桂的名字响彻朝堂。
他的佯败诱敌、分兵设伏、突袭营寨,每一步都算无遗策。
当捷报传至京师时,崇祯皇帝摩挲着奏折不一言,而朝中大臣们私下议论纷纷,有人赞叹其用兵如神,也有人暗叹此子锋芒太盛,恐成日后大患。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波谲云诡的镇乱之战中,吴三桂凭借机敏的战术,已然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
。
。
春雨裹着硝烟的气息漫过华阳函关,吴三桂没有因为胜利安稳几日,崇祯随即下令其越秦岭骚扰闯贼本部,先锋官陈凭攥着染血的缰绳,望着身后衣衫不整的前锋,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对面一万五千乱军擂响得胜鼓,主将王刚站在城头大笑:
“明军不过如此!”
却不知陈凭在山涧,依照砍柴的老汉用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