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无冕西王八(2 / 4)
千步军由阿里戈担任临时指挥官,他此前因组建新新营得到谭威赏识,此次主动请缨率军参战,誓要立下战功。
一千骑兵则由徐悠指挥,他刚从塘州赶来,士气正盛,麾下骑兵虽多是新组建,但在他的严格训练下,已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整个围城军阵层次分明,攻防兼备,只待谭威一声令下,便会对武佑城发起总攻。
阿里戈虽此前多负责地方守备,却颇具治军天赋。
自接管四千营州新营步军以来,他严格按照圭圣军的训练标准,从队列步伐到武器使用,再到攻防战术,逐一耐心教导。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支由边关百姓组成的新营步军便被带得有模有样,队列整齐划一,进退有序。
士兵们手持长枪弩箭,动作标准娴熟,即便在模拟攻防训练中,也能展现出不错的配合度。
阿里戈站在训练场上,看着麾下士兵的变化,心中满是自豪,暗下决心要在此次围城战中打出新营的威风,不辜负谭威的信任。
谭威到武佑城后骑着战马,在武佑城外巡视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动静。
他发现自可萨涵率部族西迁后,武佑城已然成了一座孤城,城头上的守军稀稀拉拉,不少人甚至穿着百姓的粗布衣衫,明显是临时拼凑的兵力,显露出兵力严重不足的窘境。
谭威勒住马缰,对身边的陆惟君说道:“此城守军既无斗志又缺兵力,必可一战而下。咱们只需稍作施压,再辅以劝降,或许不用强攻便能拿下武佑城。”
陆惟君深以为然,点头附和:“都督所言极是,可萨军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再无往日气焰。”
话音刚落蔡狗剩便主动请缨,只见他跃出军阵,手持强弓,双脚稳稳扎根于地,深吸一口气,猛地拉满弓弦。
“咻”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般直奔城头,精准地射中了那根碗口粗的旗杆。
只听“咔嚓”一声,旗杆应声断裂,旗帜轰然坠落。
这一手精湛箭术引得圭圣军将士们齐声喝彩,军阵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士气瞬间高涨。
蔡狗剩随即取出劝降信,再次搭箭射上城楼,劝降信飘飘悠悠落在了可萨勃勃面前。
可萨勃勃捡起劝降信,快速浏览一遍,信中言辞恳切,既点明了武佑城的绝境,也承诺若投降将保证可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可他性格刚烈,又放不下部族首领的尊严,看完后怒不可遏,猛地将劝降信撕得粉碎,狠狠摔在地上,厉声喝道:“我可萨勇士宁死不降!谁敢再提投降二字,定斩不饶!”
城头上的可萨士兵见状,虽心中畏惧,却也只能跟着附和呐喊,可那声音缺乏底气,显得格外苍白。
野至鲁站在可萨勃勃身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却有着不同的考量。
他因女儿穆莱怀了谭威的孩子,对圭圣军的实力与谭威的为人有着更直观的认识,也因此对当前局势有着更清醒的判断,可萨人如今已无退路,要么像可萨涵那样北迁西海,远离中原纷争,要么就放下武器投降圭圣军,寻求一条生路。
他非常清楚明军人力物力雄厚,圭圣军更是战力强劲,而可萨军经过塘州、羟县两战早已支离破碎,兵力折损大半,此时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让部族彻底覆灭。
若选择投降,或许能像那些内附的蒙古部落一样,获得休养生息的时机,慢慢恢复元气,可他毕竟只是可萨勃勃麾下的客卿身份,人微言轻,如此重大的决策,他实在不敢妄自提出,只能在心中焦急万分,暗暗祈祷可萨勃勃能认清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萨勃勃撕碎劝降信后,心中仍存侥幸,认为圭圣军刚完成长途奔袭,当日定然不会发动进攻,便下令让可萨胄负责镇守城墙,自己则返回营帐休息。
临走前他特意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