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口碑夺标(2 / 4)

加入书签

测绘兵出身的刘洪波已经凑过去看图纸:“铺面净深八米四,砖混结构……比盖宿舍楼简单。”

“简单?”

张建国指着要求那栏,“要仿古屋檐,还得雕花!

咱们就会砌墙抹灰!”

沈秀兰从账本里抽出一张名单。

叶昭上午刚送来的退伍军人登记表,最上面是个四十二岁的八级木工,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维修。

“鲁师傅明天到。”

她手指点过另一份简历,“这位是古建队的瓦工,转业前在故宫修过琉璃瓦。”

张建国愣愣地看着那些简历,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营业执照的塑料封套。

突然抓起铁饭盒往外跑,雪地里留下一串深脚印。

回来时他抱着个旧工具箱,打开全是雕刻刀:“我爹当年给地主家雕过花板……我试试。”

刻刀在木料上游走,刨花卷曲着落下。

他雕的是兴兰建筑的1ogo。

额角渗出细汗,第三刀才找到手感。

第二天雪更大了,沈秀兰带着团队去现场,护城河的冰面上倒映着残破的屋檐。

有个穿呢子大衣的男人正在拆迁区踱步,皮鞋踩在碎砖上咯吱作响。

“小公司别凑热闹。”

男人瞥见他们胸口的兴兰工牌,“这项目至少干半年,利润还不够工资。”

张建国攥紧了测绘尺。

沈秀兰却走向墙角,拾起半块青砖:“鲁师傅,这种老砖还能用吗?”

老木匠接过砖块敲了敲:“声儿脆着哩!

拆时候小心点,能省三成材料费。”

呢子大衣男人嗤笑一声走了。

沈秀兰蹲下身,手指划过墙基的夯土:“仿古建筑最难得的就是旧材料。”

她转向张建国:“算算用旧料能省多少。”

计算器按键声在雪地里格外清脆。

刘洪波突然指着图纸:“拆迁队后天就进场!

得赶紧收旧料!”

整个团队立刻动起来。

退伍兵们分成三组,一组找拆迁办谈回收,一组联系运输队,一组清点能用的梁柱。

雪越下越大,张建国把棉袄脱给扛木料的小战士,自己冻得嘴唇紫。

傍晚时分,兴兰建筑的院子里堆满老青砖和雕花木料。

鲁师傅抚着一根柏木梁直叹气:“现在哪找这么扎实的料!”

沈秀兰在煤炉边核算成本。

用旧料省下的钱,刚好够请两位古建老师傅。

她添了新炭,炉火烧得更旺。

叶昭带着寒气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这位是赵工,转业前在基建工程兵搞预算。”

眼镜男人从公文包掏出计算尺:“投标报价不能光算材料,得把政策性成本摊进去。”

他在纸上列出一串公式,“棚改项目免税百分之三,退伍军人用工再补贴百分之五……”

算盘珠噼啪作响。

当最终报价出来时,张建国倒吸一口气:“比大公司低两成,还能赚?”

“赚在长远。”

沈秀兰把报价单塞进信封,“只要拿下这个项目,兴兰就是政府备案的棚改合作单位。”

第二天去投标时,招标处门口挤满大公司的轿车。

张建国抱着标书站在三轮车旁,工装洗得白。

穿呢子大衣的男人正给围着一群人烟:“放心,这种小项目我们顺带就做了……”

沈秀兰整理了下围巾。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枣红棉袄。

交标书时工作人员多看了她一眼:“你们就是盖防撞墙的那个?”

纪念章在灯光下泛着暖光。

沈秀兰微笑点头,递上厚厚一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