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木牛流马(2 / 3)

加入书签

,山路更是倒滑难行,难以按时到达前线,辎重在路上多走上一日的功夫,消耗的口粮便也是一日的成本和分量。

    若是要就近征粮,当地的豪强和世家就是绕不开的阻力。

    如此种种皆是难题。

    诸葛亮与乔玮坐于屏风之后,端看周瑜与鲁肃二人据理力争,力排众议要为江东定下西行之策。

    “早有听闻中护军乃风流美丈夫,今日得见,实在有幸,胆略过人、又有远见卓绝,江东得此一人,便胜过荆州众名士谋者。”

    “若中护军听见先生对他如此盛赞,定然也会欣慰此生有此知己难得吧!”

    周瑜取出一份文书与图纸,“长史所虑之事深远,江东诸山地偏僻难行,然此事并非不能解。

    诸葛先生夫妇曾献‘木牛流马’之图,正是为解决山地运粮之困难。

    年前,乔夫人已将此图送至白石,匠人依图而造木牛流马,又据江东山野之地形做了改良。

    如今木牛流马所载重量可有‘一岁之粮’,每日‘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至今所造数目,可供至少五万大军运输辎重口粮。

    再假以时日,其数量可供十万大军运输辎重。如此,可解长史所言辎重运输之难。”

    此木牛流马之术本是黄月英与其父素日里为家中仆婢运输田中之粮所制,最初也是改自蜀地的运输之车鹿车。

    鹿车乃是蜀地百姓常用于运粮所用的木质独轮手推车,为了应对蜀地多山的地形环境。

    黄父游历所得,受其启发,便自行改造为牛车。

    黄月英入京口后,一日欧邶夫人携子入京口拜见乔玮,顺便带了不少供幼童玩乐的木质玩具,其中就有一辆鹿车。

    言语间谈论起乔玮所言在白石山改梯田之事,又提了欧家改制可供山地运输粮草之车。

    黄月英一直想报答乔玮救命之恩,于是便提了家父所改制的牛车,又毫无保留地给了诸葛亮所改的流马之车图纸。

    乔玮一看便懂了,这可不就是后世所流传的木牛流马的初版形态吗?

    欧邶夫人一见图纸,也便懂了黄月英此图的宝贵之处,便带着回了白石山,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便依着江东地形对牛车和流马之车进行了改造。

    如此,江东版本的初代木牛流马便问世了。

    数月之中,投入军中用于押送粮草,对于提升押送粮草的效率起到了显著的功效。

    从前从山地运输三日的路程,如今不到两日便可送达。

    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