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策瑜交谈(2 / 3)

加入书签

,江东能联合的人也就没剩几个了,其中也就是刘备的抗曹之心最为坚决。

    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孙策心里尚是烦乱,实在也不想在此事上再做什么纠结,将书信甩给周瑜,“既然你和仲谋都有如此建言,那就让仲谋自己去办吧!”

    周瑜得了明确指令,正要告退,听见孙策又补了一句,“你顺便告知仲谋一句,既然令他主领一军了,广陵郡中事务不必事事回报,他自行便宜即可。”

    周瑜道是,转身要走。

    “等等,还有件事儿。”

    周瑜不得不又折返回来,脸上已经多了几分无奈,“说吧,我听着。”

    “这机巧连弩威力着实惊人,军中弓弩手皆需要配备,此事还需要交给仲谋和大乔来办。”

    周瑜微微一怔,先前连弩之事他并未说过是乔玮的功劳,只说了是孙权麾下工匠献的。

    孙翊言说机巧连弩之物是他之功,周瑜也没有拆穿。

    但孙策又是从何得知。

    孙策看向周瑜,语气颇为不善,“你这眼神,是在瞧傻子吗?就季弼这个脑子,也造不出这等巧物。

    反倒是仲谋曾怀有一扇孔雀翎,做工精良,绝不是出自于寻常匠人之手,那么究竟是谁造出的机巧连弩,一望明了。

    乔氏为我孙家妇,名声过盛,绝非善事。这名声叫季弼担了也就担了吧,反正他本也就爱捣鼓这些兵器之道,至于仲谋那里,孤自会补偿一二。”

    孙策也已经想好了,待他攻下许昌,迎汉帝入吴之地,便上表奏请封孙权为南昌侯。

    孙策自为吴侯,而阿父孙坚的爵位乌程侯,早在建安二年之际便已经让给了幼弟孙匡,若孙权能再得一个爵位,等到孙翊也能有所建树后,孙策也想过了将丹阳作为孙翊的领地,请封丹阳侯最为合适。

    这样,孙家一门四侯,也算不辜负阿父对他的教诲嘱托。

    只是孙翊……孙策想到这个弟弟,当真是怒其不争,又不得不扼腕叹息。

    ——

    江东军急需机巧连弩的供应,孙权又镇守盐城不得擅离,只好令乔玮孤身启程回吴,筹办军工铺之事。

    回了吴地,乔玮必然是要回孙府,一想到需要独自面对吴老夫人,她就觉得一个脑袋有两个那么大,连晚膳她爱喝的肉糜汤都显得不香了。

    “这是怎么了?”孙权见她恹恹的样子,好似离了水的鱼一般瘫在榻上了无生气,又不免有些担心,伸手去探她的额头,又用手感受自己额头的温度,“病了?昨夜吹风着凉了?”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