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岐仁堂里解“黑面愁”:三十岁李姐的脾胃调理记(2 / 3)
顾了,看见李姐就打招呼:“小李,你也来瞧病?前阵子见你脸就有点黑,还以为你是累着了,没成想是脾胃的事儿?”
李姐苦笑了笑:“可不是嘛,天天瞎操心,饭也没好好吃,现在连喘气都费劲。”
“那你找岐大夫就对了!”王大爷凑过来,拍了拍李姐的胳膊,“我去年也是,总觉得胃里胀,吃点东西就反酸,岐大夫说我是‘饮食不节伤了脾’,开了几副药,又让我按时吃饭,现在啥毛病都没了!”
老岐大夫笑着摆摆手,转头对李姐说:“你这情况,得用‘顺气冲和汤’来调。《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说‘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阳明脉就是脾胃脉,脾胃气足了,阳明脉旺了,脸上的黑就能退。这方子是罗天益传下来的,专门补脾胃、升阳气。”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药柜前,拉开抽屉抓药:“我给你说这里面的药,你也明白明白——葛根要一钱半,《神农本草经》里说它能‘起阴气,解诸毒’,这里用它是帮着把脾胃的阳气提上来,像给灶台添把火;升麻、防风、白芷各一钱,这三味药能助阳气往上走,把堵在脾胃的气顺开,就像给烟囱通通风;黄芪八分、人参七分,都是补气的好药,《本草纲目》里说黄芪能‘补丈夫虚损’,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你脾胃气虚,就得靠它们补回来;甘草四分,调和诸药,像家里的‘和事佬’;芍药、苍术各三分,芍药能柔肝,苍术能健脾燥湿,避免湿气堵着脾胃;再加上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护着脾胃,别让药劲儿伤了胃。”
李姐看着老岐大夫抓药,心里踏实了不少:“岐大夫,这药得咋吃?我还得守超市,怕没时间熬药。”
“不难,”老岐大夫把药包好,写上用法,“你早上吃完饭,歇半个时辰就熬药,熬好趁热喝;中午饭前再喝一次——为啥选这俩时候?因为早饭后阳气刚开始升,午饭前阳气最旺,这时候吃药,药劲儿能跟着阳气走,帮着脾胃恢复,就像顺水推舟,效果最好。”
他又叮嘱李姐:“这几天别再琢磨超市的事了,让家里人多照看点,饭一定要按时吃,就吃小米粥、山药、南瓜这些好消化的,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小米养脾胃,山药能‘健脾胃,润皮毛’,你每天早上喝碗小米山药粥,比啥都强。”
李姐接过药包,攥在手里,心里暖烘烘的:“谢谢您岐大夫,我一定按您说的做,要是好了,我再给您送面锦旗!”
“锦旗不用送,你把身体养好比啥都强。”老岐大夫笑着送她到门口,“过三天再来复诊,我看看情况再调方子。”
李姐走后,王大爷凑过来问:“岐大夫,小李这脸黑,真能退吗?”
“能,”老岐大夫回到堂里,拿起《脾胃论》,“她这不是真的肾不好,是脾胃虚了连累肾,只要把脾胃调好了,阳气升上来,脸自然就红润了。现在人生活节奏快,要么像小李这样忧思过度,要么饮食不规律,脾胃病越来越多,其实啊,《黄帝内经》里早说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做到这几点,脾胃就不容易出问题。”
三天后,李姐果然又来了,这次进门就笑着打招呼:“岐大夫,您看我这脸!”她仰起脸,之前的黧黑淡了不少,嘴唇周围的黑圈几乎看不见了,眼尾也有了神采。“我按您说的,天天喝小米粥,吃山药,药也按时吃,昨天我家孩子说‘妈,你脸不黑了,变好看了’,我自己照镜子也觉得亮了!现在心里也不‘咯噔’了,中午还能吃一碗米饭呢!”
老岐大夫给她把了脉,脉象比之前有力多了:“好,好,脾胃气上来了,再吃四天药,巩固巩固,以后可得记住,别再忧思过度,饮食一定要有节,不然脾胃还会出问题。”
又过了四天,李姐来复诊,脸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红润,连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手里还提着一袋子水果:“岐大夫,我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