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岐仁堂里话“阳”气:从街坊病痛看五行生克与心脾护养(3 / 5)
口闷的感觉就没了,也不敢再喝冰饮了,每天带着保温杯装温水,中午吃碗热面条。一周后,他特意来岐仁堂道谢:“岐大夫,您这方子太管用了!我现在送快递都有劲儿,再也没胸口闷过。”
岐大夫笑着说:“不是方子管用,是你改了坏习惯。心阳足了,血脉通了,身体自然就好了。现在好多专家说‘多喝水’,可他们没说‘喝什么水’‘怎么喝’——像你这样阳气旺但总受寒凉的年轻人,喝多了冰water,就是害自己;得喝温水,喝暖水,才养人。”
正说着,门口来了个中年人,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个老人,正是之前给张阿姨指路的王婶的老伴,王大爷。王大爷今年七十三,最近半年耳朵越来越听不见,手脚也没力气,连筷子都快拿不住了,儿子带他去看了不少地方,都没查出啥毛病,王婶想起张阿姨的事,就让儿子推着王大爷来岐仁堂。
三、王大爷的“老糊涂”:心阳衰了,五脏都没了主
王大爷坐在轮椅上,眼神有些呆滞,儿子在他耳边大声说:“爸,岐大夫问您话呢,您听见没?”王大爷茫然地看着儿子,摇了摇头。
岐大夫示意他儿子别着急,又凑近王大爷,放慢语速,提高声音问:“大爷,您是不是平时总觉得冷?手脚摸着凉?晚上起夜多不多?”
王大爷愣了愣,慢慢点头:“冷……手脚一直凉,晚上得起两三次夜,耳朵也听不清,手里的东西总掉……”
岐大夫摸了摸王大爷的脉,又看了看他的眼睑——眼睑淡白,没有血色。“大爷这是心阳太弱了,连带着五脏都没了主。”他转头对王大爷的儿子说,“你爸是不是平时爱喝凉牛奶?还有,是不是在吃什么‘丸子药’?”
王大爷的儿子一愣:“是啊!我爸有高血压,医生让他喝牛奶补钙,他每天早上都喝一杯冰牛奶;降压药也一直在吃,是那种小丸子。岐大夫,这跟他的病有关系吗?”
“太有关系了!”岐大夫叹了口气,“心属火,是五脏的‘君主’,君主弱了,臣下(肝、脾、肺、肾)也跟着弱。《难经》里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阳足,才能养神,神足了,耳朵才能听,手脚才能动;心阳衰,神就散了,耳朵听不见,手脚没力气,都是神散了的缘故。”
他又解释:“牛奶这东西,看着有营养,可它属‘寒凉’性,《本草纲目》里说牛奶‘味甘,性微寒’,适合阳气旺的年轻人,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阳气本就少,再天天喝冰牛奶,就是往心阳上泼凉水。还有那些‘丸子药’,大多是‘苦寒’的,为了降‘火’,可您爸的‘火’不是实火,是虚火,越降越弱,心阳怎么能不衰?”
王大爷的儿子急了:“那岐大夫,我爸这还能治吗?我妈都快急哭了,说他‘老糊涂’了。”
“能治,就是得慢慢调。”岐大夫拿起笔,开了个方子,“我给大爷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甘草扶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先把心阳补起来,神才能定住。另外,加了点黄芪、当归,黄芪补气,当归补血,气血足了,才能养五脏。”
他又从药柜里抓了些桂圆、莲子、红枣,包好递给王大爷的儿子:“这三样都是暖性的,你每天给大爷煮水喝,代替牛奶。早上别喝冰的了,煮点小米粥,放两颗红枣,温着喝。降压药的事,你跟医生说说,能不能调调方子,别用太寒的药——当然,得听医生的,但可以提一句‘老人怕冷,能不能少用点凉性药’。”
王大爷的儿子拿着方子,连连道谢。回去后,他按岐大夫说的,每天给父亲煮桂圆莲子茶,熬小米粥,又带着父亲去医院,跟医生说了情况,医生果然调了降压药的种类,减少了寒凉药的用量。
半个月后,王大爷的儿子推着他再来岐仁堂时,王大爷居然能听见声音了——儿子在他耳边正常说话,他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