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岐仁堂里话“血证”:两则白血病病案里的中医智慧(3 / 3)
晓又来岐仁堂,给岐大夫带了盒自己做的饼干,说自己已经回公司上班了,同事们都说她气色比生病前还好。“岐大夫,谢谢您,要是我当初听了西医的话,说不定现在也……”
岐大夫摆摆手:“不是我谢我,是你自己信中医,能坚持。《黄帝内经》里说‘上工治未病’,其实很多病,不是治不好,是没找对根。西医没阴阳的概念,没寒热的说法,就像瞎子摸象,只看到‘血不好’,却不知道是阳气不够,所以只能用换骨髓、化疗这些‘硬办法’,最后把人折腾垮了。”
林晓点点头:“我现在才算明白,为什么中医能治这些‘绝症’。您说的阳气,就像家里的炉火,炉火旺了,房子才暖和,饭菜才能煮熟;炉火灭了,再漂亮的房子也冷,再好吃的菜也做不熟。我们身体里的血,就是靠阳气这炉火‘煮’出来的,炉火旺了,血自然就好。”
岐大夫笑了:“你说得很对。中医治病,不是跟‘病’对着干,是跟‘人’打交道,看的是整个人的阴阳平衡。就像岐仁堂门口的那棵老槐树,夏天要浇水,冬天要裹草绳,得顺着它的性子养;人也一样,阳气不足就补阳,阴气不够就滋阴,脾胃虚就健脾,这样才能把身体养结实,病自然就好了。”
后来,林晓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好多病友,不少人都来找岐大夫看病。有人问岐大夫,为什么西医治不好的白血病,中医能治好?岐大夫总是指着诊桌后的《黄帝内经》说:“不是中医能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医理能治。这书里写了‘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跟自然是一样的,得顺着自然的规律来,不能蛮干。西医不懂这个,所以治不好;中医懂,所以能治。”
春去秋来,岐仁堂的药香一年比一年浓。街坊邻居们经常能看到,岐大夫坐在诊桌后,一边给病人搭脉,一边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医理,偶尔还会提起高伊和林晓的故事,提醒大家:治病要找根,别被表面的症状迷惑,更别轻易放弃老祖宗的智慧。
就像岐大夫常说的:“岐仁堂的门,永远为信中医、懂养生的人开着。只要能守住阴阳平衡,护住体内的阳气,再难治的病,也能有转机。这不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用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真理,是真正的生命科学。”
而那些在岐仁堂治好病的人,也总会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人知道:中医不是只能治小病,面对白血病这样的“绝症”,它也有自己的智慧——那是藏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阴阳之道,是岐大夫手里那一张张辨证施治的处方,更是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与呵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