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猫爪草解痰核:岐大夫的肺腑良方(3 / 4)

加入书签

胸口也不疼了,只是还有点咳嗽——岐大夫又在方子里加了两钱苏子,\"苏子能降气,你这阵子别总熬夜赶工,肝气顺了,痰才好排。\"

最热闹的是张掌柜,拎着一篮新蒸的米糕来谢罪:\"岐大夫,我家老婆子喝了您的药,现在能下地干活了!昨天她自己去后山采猫爪草,说要跟您学学咋种。\"

岐大夫听了乐,拉着众人往药圃走。药圃角落种着一小片猫爪草,绿油油的叶子贴地长,叶间冒出几丛嫩红的小花。\"这草好养活,\"他蹲下扒开土,露出底下的块根,\"耐阴,不怕潮,院子角落、花盆里都能种。秋分播种,开春就能挖,挖的时候别把根须弄断了,留着小的,明年还能长。\"

正说着,就见个穿长衫的老者被人扶着进来,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是城东的李员外和他母亲。老夫人头发花白,咳嗽得直不起腰,手里攥着个锦帕,帕子上全是黏痰。

\"岐大夫,您可得救救我娘。\"李员外眼圈发红,\"西医说肺里的核长大了,让住院开刀,可我娘年纪大了,哪禁得住......\"

岐大夫扶老夫人坐下,慢慢诊脉。这次他诊了许久,手指在手腕上挪了三次,又让老夫人张开嘴看舌苔——舌质暗得发紫,苔厚得像积了层黑泥。\"老夫人这是'寒痰凝滞'。\"他轻声道,\"《伤寒论》说'寒饮内停,肺失宣降',您是不是总觉得后背发凉?痰是白的,黏在嗓子上咳不出来?\"

老夫人点点头,声音沙哑:\"是......冬天更厉害,盖三床被子都觉得冷......\"

\"这就是了。\"岐大夫转身取了片干姜,\"您这痰核是寒邪裹着痰湿,积了几十年了。就像井里结了冰,光清淤不行,得先把冰化了。我给您开个方子:猫爪草六钱,桂枝二钱,干姜三钱,细辛一钱。\"

李员外赶紧记:\"这桂枝、干姜是......\"

\"温阳的。\"岐大夫解释,\"桂枝能通阳气,就像给肺里点个小炉子;干姜温脾,细辛温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把这俩本补起来,阳气足了,寒痰才能化。《金匮要略》里有个'苓甘五味姜辛汤',就是这个理,我给您加了猫爪草,专门抓散肺里的硬核。\"

他又叮嘱:\"煎药的时候,加一小盅黄酒,黄酒能引药入肺络,让药性走得更深。喝药时别吃生冷的,就连水果都得烫温了吃——您这肺里的寒,得一点点暖过来。\"

过了重阳,老夫人的儿子李员外特意来送锦旗,上面绣着\"妙手散结\"四个金字。\"岐大夫,我娘现在能自己拄着拐杖遛弯了!\"他喜滋滋地说,\"上周去看西医,说那核小了一半,大夫都惊了,问用了啥药......\"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指了指药圃里新收的猫爪草:\"不是我医术高,是这草懂肺的性子。《本草求真》里说它'性温而不燥,散结而不伤正',不管是寒痰、热痰、燥痰,只要配上对的药,它都能帮着把痰核化了——就像给肺请了个'清洁工',专扫那些积了年的脏东西。\"

这话被来抓药的街坊听见了,都围着问:\"岐大夫,那咱没痰核的,能喝猫爪草预防不?\"

岐大夫蹲在药圃里,一边翻晒猫爪草一边答:\"咋不能?《千金方》里就说'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秋天干燥,肺易生痰,用猫爪草三钱,配两颗红枣煮水喝,能清润肺里的浊气。但记住,是药三分毒,没不舒服别瞎喝——咱中医讲究'治未病',少抽烟,厨房勤开抽油烟机,天不好戴个口罩,比啥药都强。\"

立冬那天,岐仁堂挂起了新的匾额,是李员外请人写的\"肺腑良方\"。岐大夫站在匾额下,看着街坊们在药圃里学种猫爪草,阿明在一旁教大家辨别真伪,忽然想起年轻时师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