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暑热发狂如烈火,岐大夫巧施“白虎”定乾坤(2 / 6)

加入书签

色的棉褂,头发花白,眼神却清亮得很。

“岐大夫!岐大夫!”三轮车刚停在门口,李秀兰就跌跌撞撞地冲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您救救我丈夫吧!他快不行了!”

岐大夫连忙起身,扶住李秀兰:“莫慌,先说说怎么回事。”

王师傅和随后赶来的两个街坊七手八脚把杨德明抬进堂屋,解开绳子。刚一松开,杨德明就跟疯了似的往墙角撞,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房顶,嘴里喊着:“火!好多火!”

岐大夫上前一步,只见这人面色赤红,嘴唇干裂,嘴角泛着白沫,下巴上还有几道抓痕。他伸手想去摸脉,却被杨德明一把打开,力气大得惊人。“烫!别碰我!”杨德明嘶吼着,突然挣脱众人,朝着药柜扑过去,伸手就要去抓药斗里的药材。

“快按住他!”岐大夫沉声道。几个年轻力壮的街坊赶紧上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杨德明按在诊床上。岐大夫趁机伸手搭在他手腕上,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脉象洪大而数,像奔涌的洪水,跳得又快又急。

“张嘴我看看舌头。”岐大夫说着,示意学徒小周拿个压舌板。可杨德明死死咬着牙,怎么都不肯张嘴,嘴里还在胡言乱语。

“这可咋整?”李秀兰急得直掉泪。

岐大夫瞥见桌角放着一碟刚切好的西瓜,是小周给自己留的解暑水果。他拿起一块递到杨德明嘴边:“吃口瓜,解解渴。”

说来也怪,刚才还狂躁不安的杨德明,闻到西瓜的清甜气,竟然微微张开了嘴。岐大夫趁机让小周用筷子缠上纱布,轻轻撬开他的牙关——只见舌头红得发紫,上面布满了黑色的芒刺,像扎了一把小钢针,看得人心里发怵。

“岐大夫,他这是咋了?”李秀兰声音发颤,“是不是中了邪?”

岐大夫没答话,又仔细看了看杨德明的眼睛——眼白布满血丝,瞳孔有些散大,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已经没了神采。再看他胸口,急促地起伏着,像个破旧的风箱,脖子上还有几块淡紫色的斑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发病前有啥症状?”岐大夫问李秀兰。

“昨天早上说头痛,身上发烫,”李秀兰抹着泪回忆,“我让他歇着,他说店里新进了批书,非要整理。中午吃了碗凉面,下午就说心里烧得慌,喝了大半瓶冰镇汽水,傍晚就开始说胡话,今早上就成这样了……”

“他平时身子骨咋样?”

“挺好的,就是不爱出汗,夏天特别怕热,去年也中暑过一次,吃了藿香正气水就好了,这次咋这么厉害……”

岐大夫点点头,又摸了摸杨德明的肚子,滚烫滚烫的,像揣了个小火炉。他站起身,对小周说:“把后院的大木桶抬过来,再打两桶井水。”又对众人说:“麻烦各位搭把手,把屋里的桌子往两边挪挪,腾出块空地。”

街坊们不明所以,但还是赶紧照做。小周和王师傅抬来一个半人高的木桶,倒满井水,又洒了些在地上,顿时一股凉意散开。岐大夫让众人把杨德明抬到洒了水的空地上,解开他身上的绳子,脱掉湿透的褂子,只留一件贴身的单衣。

“这是要干啥?”有人小声嘀咕。

“他这是热邪入了里,”岐大夫一边说着,一边让小周取来一匹青布,在井水里浸湿透,拧到半干,轻轻搭在杨德明胸口,“得先把体表的热散出去。”

青布刚搭上,杨德明原本紧绷的身体似乎松了些,不再那么剧烈地扭动了,嘴里的嘶吼也低了下去,变成了含糊的呻吟。岐大夫又拿起桌上的西瓜,挖了一大块,用勺子轻轻刮成汁,一点点往杨德明嘴里送。

“他都这样了,还能吃西瓜?”李秀兰有些担心。

“西瓜性凉,能清热生津,”岐大夫解释道,“《本草纲目》里说它‘治消渴,利小便,解暑热’,这时候比药还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