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岐仁堂双夏汤济世,阴阳调和安枕眠(2 / 5)

加入书签

着光泽。岐大夫正带着徒弟小周采收,教他辨认:\"夏枯草要选穗长饱满的,七月采最好,这时候它秉足了纯阳之气。《本草纲目》说它'解内热,缓肝火',配伍半夏,正是调和阴阳的妙对。\"

话音未落,就见王女士挎着菜篮子走进来,脸上带着焦虑:\"岐大夫,您给我看看吧,这觉睡得比猫还轻,一点点动静就醒,醒了就心慌出汗,白天头晕乎乎的,跟踩在棉花上似的。\"

四十九岁的王女士是中学教师,刚退居二线,这半年来总说身上一阵冷一阵热,脾气也变得急躁,学生作业稍不如意就想发火。

岐大夫让她坐下,先看舌苔:\"舌红少津,苔薄黄,这是肝郁化火,灼伤阴津了。\"再搭脉,指下脉象弦数,像绷紧的弓弦,\"肝脉弦得厉害,肝气郁结得很。\"

\"可不是嘛!\"王女士叹气道,\"以前我脾气挺好的,现在看谁都不顺眼。闺女说我是更年期综合征,让我吃雌激素,我不敢。\"

\"傻丫头,这不是简单的更年期。\"岐大夫摇摇头,\"《难经》说'肝者,魂之居也',肝藏魂,魂不安就睡不好。你这是肝气郁结,久了化火,肝火上扰心神,魂就像受惊的鸟儿,总在外面飞,不肯回巢。\"

他指着药圃里的合欢树:\"你看这合欢,白天叶子舒展,夜里就成对合上,所以叫合欢,能安神解郁。你现在就像这树遭了狂风,叶子总也合不上。\"

王女士听得入神:\"那该怎么办呢?我这觉睡不好,记性都差了,昨天买菜还忘了给钱。\"

\"得疏肝解郁,让魂归其位。\"岐大夫开方,\"还是用双夏汤打底,但得加柴胡、白芍疏肝,栀子、丹皮清肝火。\"他写下药方:半夏10克,夏枯草12克,柴胡9克,白芍15克,炒栀子9克,丹皮10克,茯神15克,炙甘草6克。

\"半夏降胃气,夏枯草清肝火,柴胡像疏通河道的工具,能把郁结的肝气引出去;白芍柔肝缓急,不让肝气太刚烈。《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加茯神既能健脾,又能安神,一举两得。\"

他又嘱咐:\"每天用合欢花10克、玫瑰花6克泡水喝,解郁安神。傍晚去公园散步,跟着老太太们跳跳广场舞,让肝气疏泄出去。别总闷在家里琢磨事儿,气顺了,觉自然就好了。\"

\"这药要煎多久?\"王女士问。

\"柴胡要后下,其他药先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后小火煎二十分钟,再放柴胡,再煎五分钟就行。\"岐大夫解释,\"柴胡挥发油多,久煎就没药效了。药汁要温服,喝完别急着吹风,免得肝气刚疏通又受了寒。\"

半个月后,王女士带了袋自己种的青菜来谢诊:\"岐大夫,您这药真管用!现在能睡六个小时了,身上也不烘热了,跟闺女说话也有耐心了。\"

岐大夫看她舌苔转润,脉象也缓和了:\"肝郁解了,但阴津还没完全恢复。把栀子、丹皮去了,加麦冬15克、五味子6克,滋阴敛汗。《脾胃论》说'阴火上乘,乃生烦渴',得把耗伤的阴液补回来,才能长治久安。\"

三、老教师的十年失眠

入秋后的一个清晨,岐仁堂刚开门,就见七十岁的李伯被儿子搀扶着进来。老人拄着拐杖,面色萎黄,眼皮耷拉着,说话都没力气:\"岐大夫,我这失眠十年了,西药换了好几种,剂量越吃越大,现在整晚也就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头晕心慌,路都走不稳。\"

李伯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一辈子操心学生,刚退休那年老伴走了,他就开始失眠,起初是睡不着,后来是早醒,凌晨三四点就睁眼到天亮。

岐大夫让老人躺下,仔细诊脉:\"脉细弱,像快断的丝线;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这是心脾两虚啊。\"他翻开老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