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龈肿脚肿皆虚火,一剂良方引火归(2 / 3)

加入书签

金匮要略》里的防己黄芪汤,利水消肿,双管齐下。\"

他一边说一边往外抓药:\"这里面的附子,《神农本草经》说它'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就像灶膛里的火种,能把你脾里的阳气补起来;黄柏苦寒,但能燥湿降火,就像扇扇子,把虚火往回扇;砂仁辛温,《本草纲目》说它'补肺醒脾,养胃益肾',能帮着脾运化水湿;龟板滋阴潜阳,好比给窜起来的火苗盖个盖子;再加上防己、黄芪、白术,这三味药是利水消肿的好搭档,能把你眼皮和脚踝的湿气排出去。\"

学徒在一旁研墨,岐大夫提笔写下药方:附子15g,砂仁10g,黄柏15g,龟板10g,炙甘草10g,川牛膝15g,木蝴蝶10g,肉桂10g,防己15g,黄芪15g,白术15g。

\"川牛膝能引血下行,让火气往下走;木蝴蝶利咽止痛,正好对付你舌头上的疙瘩;肉桂温阳化气,就像给湿木头加点干柴,让阳气能烧起来。\"岐大夫写完,又在药方末尾加了行小字:附子先煎一小时,砂仁后下,温服。

晓冉捧着药方,还是有点不放心:\"大夫,这里面又有附子又有肉桂,都是热药,我这'火'会不会越烧越旺啊?\"

岐大夫指着窗外的雨:\"你看这雨天,地上潮得很,墙角都发霉了,这时候点个炉子,既能去潮气,又不会把房子烧了。你这火是虚火,是因为内里太寒才被逼出来的,补阳气就是治本,把内里暖过来,火自然就回去了。\"

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回去后,用艾叶煮水泡脚,每天十五分钟,水温别太高,能把湿气往下引。饮食上别吃生冷的,尤其是冰饮,《黄帝内经》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你这病,跟你夏天总喝冰咖啡、吃冰淇淋也有关系。\"

晓冉脸一红:\"您怎么知道?我夏天确实离不开冰的......\"

\"看你舌苔就知道了,白腻苔,都是寒湿重的表现。\"岐大夫笑了,\"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病也得慢慢来,五付药先吃着,吃完再来看看。\"

三天后的下午,岐仁堂正忙着,晓冉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清亮了许多,再也听不出之前的含糊劲儿:\"岐大夫!太神了!我就吃了两付药,牙龈不那么肿了,也不出血了,舌头根的疙瘩也不疼了!早上起来眼皮不肿了,昨天傍晚下班,脚也没以前那么胀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在吃东西:\"我刚喝了碗小米粥,居然不疼了!谢谢您啊大夫!\"

岐大夫让她把剩下的三付药吃完,注意饮食,别贪凉。挂了电话,学徒好奇地问:\"师父,她这明明是上火的症状,您怎么反而用了附子、肉桂这些热药呢?\"

岐大夫翻开《本草纲目》,指着附子那一页:\"你看这里写着'附子治寒痹,风痹,诸风,寒湿脚气',它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晓冉的病,表面是热,内里是寒,就像冬天的湖面,上面结着冰,去烧,冰化了,水也凉透了。\"

他又指着防己:\"防己能'利大小便,疗水肿',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这两味药配合,能把水湿从大小便排出去,脾的负担轻了,阳气自然就升起来了。\"

五天后,晓冉亲自来了趟岐仁堂,这次脸上带着笑,说话也利索了,嘴里的溃疡基本好了,牙龈还有点微红,但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

\"岐大夫,五付药吃完了,现在啥都能吃了,昨天还吃了碗面条呢!\"晓冉开心地说,\"脚也不肿了,早上起来眼皮干干净净的,真是太谢谢您了!\"

岐大夫给她把了脉,脉象比之前有力多了,舌苔也薄了些。\"恢复得不错,但还得巩固一下,把阳气再补补。\"他在原方基础上减了黄柏的量,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