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岐仁堂里话喉疾,轻清一法透金声(2 / 3)
是轻浮的药,能顺着喉咙往上走,把痰热托出去。\"他顿了顿,指着药柜最上层的木蝴蝶,\"再加点这个,像不像蝴蝶翅膀?轻浮得很,专能治喉咙的毛病。\"
小徒弟在一旁研墨,忍不住问:\"师父,您开的药量都这么轻,能管用吗?上次街西头的王屠夫咳嗽,别的大夫开的药都比这多一半。\"
岐大夫笑了,用毛笔尖点了点处方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你想想,喉咙在人体最上面,就像房檐上的瓦片,用大锤能修得好吗?得用轻巧的工具慢慢拂拭。《临证指南医案》里说,治肺要用轻浮的药,不能用重浊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一边说,一边写下处方:水炙麻黄2g,射干5g,细辛1.5g,甘草3g,桔梗3g,牛蒡子5g,薄荷2g(后下),锦灯笼5g,儿茶5g,青果核5g,木蝴蝶5g,灯心草1.5g。写完递给小林,\"回去用砂锅煎,薄荷要最后五分钟再放,别用铁锅,会影响药效。\"
小林接过处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药名,又有些犯愁:\"岐大夫,这些药......苦不苦啊?我从小就怕喝中药。\"
\"良药苦口嘛。\"岐大夫指着窗外的桂花树,\"你看这桂花,闻着香,入药也是苦的。不过你这病,就像被浓烟呛了的花,得靠这些苦药把浊气逼出来,才能再香起来。\"
正说着,陈阿婆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剪好的中秋玉兔剪纸。\"岐大夫,给我称点川贝,最近总觉得嗓子眼发紧。\"她看见小林,眼睛一亮,\"这不是那个拍视频的姑娘吗?前儿还听见你在巷口喊'家人们点赞',今儿怎么哑了?\"
小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处方递给陈阿婆看。陈阿婆眯着眼睛瞅了半天,指着木蝴蝶说:\"这个好,我年轻时嗓子哑,我娘就用这个泡水给我喝,像蝴蝶翅膀似的,泡在水里会展开呢。\"
岐大夫给陈阿婆称完药,又叮嘱小林:\"这几天别吃辛辣的,直播时多喝温水,说话别太使劲。晚上早点睡,让肺歇口气。\"
小林点点头,揣好处方正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岐大夫,我这病会不会传染啊?我团队还有好几个同事也有点咳嗽。\"
\"你这是痰热壅在肺里,又不是时疫,传什么?\"岐大夫摆摆手,\"倒是他们要是也像你这样熬夜贪凉,迟早也得找上门来。回去告诉他们,少吹空调多喝热茶,比什么药都管用。\"
小林千恩万谢地走了,小徒弟看着她的背影,挠挠头:\"师父,您说她这直播行业,天天费嗓子,就算这次好了,以后会不会再犯啊?\"
岐大夫用鸡毛掸子拂去药柜上的灰尘,慢悠悠地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不过能让她知道,这嗓子就像琴弦,得松紧有度。《素问》里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道理谁都懂,就是做起来难啊。\"
过了五天,小林又来复诊,这次声音虽然还有点哑,却能听清字句了。她一进门就笑:\"岐大夫,您的药真神!喝到第三副,夜里就不咳了,痰也少了很多。就是薄荷太冲,喝的时候鼻子都通气了。\"
岐大夫让她再伸舌头看看,这次舌苔没那么红了,脉象也平和了些。\"看来痰热去了不少,就是嗓子还有点虚。\"他重新开了方子,把锦灯笼换成了蝉衣和凤凰衣,\"这蝉衣轻浮,能散风热;凤凰衣就是鸡蛋壳里的那层膜,最能养嗓子,给你加进去,让声音早点恢复。\"
小林拿着新处方,脚步轻快了不少:\"谢谢您岐大夫!我团队的人都说,我这几天直播时虽然声音小,但粉丝都说听着亲切,不像以前那么吵了。\"
岐大夫捋着胡子笑:\"这就对了。治病和说话一样,不在声大,在得法。\"
又过了五天,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