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你需要和我们走一趟(1 / 2)

加入书签

“问你?谁?问你什么?”

“长生哥,他和我说,既然认识虞同志,为什么不找他帮个忙把我调到鸡场鸭场去,说棉花队那么辛苦,一年四季都不得闲,说鸡场鸭场的伙食好、晒不着也累不着。

我说我不认识虞同志,他说我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粗心又胆小,说爹妈姥姥都走了,舅舅舅妈又不疼我,我应该好好替自己打算才对。

他让我打听打听虞同志在哪里工作、住哪里、喜欢什么,打听到了多走动走动,

要给我钱给我吃的,说找人帮忙找人打听事都用得上,还说以后缺钱缺吃的都找他。

我爹是受伤退伍的,转成了农场职工,场部领导有好几个是他战友,我以为他说的是那里头的人。

我才不去打问,更不去找,也没要他的钱。我娘从小就教我做个老实人,我爹临走前也说不让我给他的战友同事添麻烦。

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又去农场看我,问我打听清楚了吗,我说我真不认识,认识我也不找,他说那也应该交个朋友,多条朋友多条路,也好有个照应。”

菁莪几人对视,问她:“长生哥是谁?你舅舅家的表哥吗?”

小荷摇头,“不是,是小时候寄养在我家的一个哥哥。”

——“寄养?”

“对啊,打仗的时候,不有很多行军的人都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吗?

我爹去打仗了,家里只有我奶奶和我娘,那时候我娘刚生下我,有奶水。

一支队伍转移时路过我们那里,一个女队员带着长生哥找上我娘,说孩子生病了,带上他行军恐怕养不活,也怕孩子哭会引来敌人,就把长生哥寄养在了我们家。

每年让人捎钱过去,喊我奶喊奶,喊我娘喊娘,长到七八岁了才接走。”

菁莪几人对视,脑子同时嗡了一声。

“你今年多大?”冬子问。

“十八。”

“你说的那个长生呢?和你一样吗?”

“差不多吧,送到我家时小的跟猫崽子似的,女队员说他快仨月了,比我大两个月,我娘说肯定是不足月就生了。”

“你老家在哪里?”韩铭问。

“江阴县竹塘乡石桥村,其实也不是我们老家,我们老家本来在这里,是打仗时逃难逃到了那里,就住下了。”

“村口有个半圆形石桥的那个石桥村吗?桥头上有个被炸掉了一半的石狮子?”韩铭接着问。

“是啊,你知道那里?”

几人再对视:天呢,邵华在那边踏破铁鞋,不会让他们在这边随手捡到了吧?

“哪一年把他接走的,你还记得吗?”

“解放那年,我娘病重的时候,那之前我奶奶已经走了,我娘又病得厉害,正好他们家人又让人捎钱过来,我娘就让人把他带走了,他走后没几天,我娘就去世了。

我在村里吃了一阵百家饭,我爹回家把我接了出来。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你既然不想让人帮忙调动工作,为什么要追上来告诉我们这事?”冬子又问。

小荷踌躇,“我觉得有点不对,可我不知道哪里不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别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帮你分析。”

小荷捏着辫稍点头,“是我表妹,我表妹挣的工资都让舅妈拿走了,她没钱,可她偷偷吃肉罐头,还买了两件新衣裳和一双翻毛牛皮靴。我问她哪来的钱,她不说,还骂我多管闲事。

后来我发现她得空就出去串门,跟人闲话,东打听西打听。我猜着——”

“你觉得长生给了她钱?”冬子启发她。

“嗯,她不认识别的有钱人,长生哥去找我、要给我钱的时候,被她看见了。

可是,长生哥说他知道舅妈和表妹整天欺负我的事,那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